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导读】

本章进一步阐述了“至诚”的功用,认为它可以见微知著,预测祸福。“至诚”的“前知”功效,并非如迷信者所谓的神秘的力量或能力的结果,它在于对于贯彻于万事万物之中的“道”的体察和判断。顺道者兴,逆道者亡,而对于道的顺与逆又总会有征兆或苗头体现出来,这便成为判断福祸的依据,所以说“至诚如神”。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注释】

①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 ②祯祥:吉祥的征兆。孔颖达疏曰:“祯祥,吉之萌兆。祥,善也。” ③妖孽:事物反常的现象,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④见:同“现”。蓍龟:蓍草与龟甲。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此常以蓍龟代指占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古代常用它的茎占卜。龟,即龟甲,古代常用做占卜之具。 ⑤四体:即四肢,这里指四体的动作举止。朱熹曰:“四体,谓动作威仪之闲,如执玉高卑,其容俯仰之类。”

【译文】

根据最真实无妄的境界所体现的原则,可以预先推知未来。国家将要兴盛,必定会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灭亡,必然会有反常的现象。征兆可以在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中表现出来,也可以从人的动作举止中反映出来。福祸将要降临的时候,善,一定可以事先知道;不善,一定也可以事先知道。所以,最真实无妄的境界是非常神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