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崛起与扩张,对美国的世界地位提出了挑战,这是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的最主要的因素。

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德列克西·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预言,100年后,世界上将会出现两个实力相当的大国,当人们的视线只关注他处时,它们突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并各自支撑起半个世界,这两个国家就是俄国和美国。[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了综合国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在海外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垄断了生产原子武器的技术,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铀矿的主要产地。[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在美苏对抗的格局中,美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到60年代末,[3]二者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美国多方面的优势被苏联赶上。70年代初,苏联在常规军事方面更是超过了美国。

战后初期,美苏争霸的态势是美攻苏守。1948年,苏联封锁了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水陆交通,造成了美、英、法与苏联直接对峙的“柏林危机”。1949年,美国联合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将苏联排除在欧洲格局之外,阻止其向欧洲东部扩张,以期构建起属于美英法的西方阵营。50年代,艾森豪威尔继承了杜鲁门政府的对苏政策,加强军事联盟,将欧洲作为美苏对抗的前沿。之后,随着苏联力量的崛起,美国在全球进行经济渗透和军事扩张的行动遭到了苏联的严重阻碍。

二战期间,苏联虽然遭到了纳粹德国的重创,导致人员伤亡惨重,城镇破坏严重,呈现出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面,但在军事上依然保持着优势。战争结束后,美苏关系转向了对抗与争霸。美国为了维护霸权,赢得冷战的胜利,与苏联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在冷战开始的最初两年,仅就核武器的数量来说,美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据统计,美国核武器数量从1948年的50枚增至1953年的1350枚。[4]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苏联建立了一流的实验室,聘请优秀的科学研究者专注于导弹、卫星和原子弹的研发,并于1949年成功试爆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5]1953年,苏联研制出了具有更大杀伤力的氢弹。在研发核武器方面,苏联政府倾注了大量财力,甚至是不惜血本。据统计,1947—1949年,苏联研制核武器的开支为145亿卢布,在1951—1955年,仅用于原子工业和火箭技术的科研和试验设计的开支就高达648亿卢布。[6]充足的经费支持,使苏联的军事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他们认为,美国在核武器上的优势正在消失。

战后,苏联开始专注于增强军事力量。在政治上,苏联先是联合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接着又联合东德、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等东欧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以示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回应。

在经济方面,着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苏联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农业上,1953—1954年,苏联的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4%,粮食产量增长了64%,肉类增长33.9%。到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即增至1.4亿吨,是1953—1957年之和的170%以上。[7]在工业上,1948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1940年的118%,其中重工业为130%,轻工业为101%。[8]据统计,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长73%,比1945年增长83%,相当于美国的30%。1953年,苏联的工业产量约居世界第二位,在电力、钢、铝、铜和机器的产量上超过英国、法国和西德。[9]到196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相当于美国的65%,1970年达80%。[10]

经济的发展使苏联将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投进了国防建设中。据统计,1960年,苏联的军费开支为369亿美元,1964年为487亿美元,1969年为898亿美元。在整个60年代,苏联的军费总额高达6219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6056亿美元。[11]

在军事方面,苏联步兵的武器装备构造简单,体积轻巧,种类齐全,火力大为增强;军队人员训练有素,作战能力和机动反应能力大幅提高。尤其是在60年代末期,苏联的常规军事力量与美国相接近,海军实力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1948年,苏联一个步兵师的装备汽车、装甲车和牵引车就有近1500辆。1946年,苏联空军配备了最新研制的拉-15、雅克-23、米格-15、苏-9等歼击机,航速超过音速。1948年,苏联研制出伊尔-28快速喷气式前线轰炸机,此款轰炸机是当时最好的作战飞机。同时,苏联的海军航空兵装备有了较大改善,装备了火箭、鱼雷、最新无线电通信设备、航行设备、鱼雷投射器和火箭发射器,可以对较远距离的目标进行精准打击。1953年,苏联海军作战舰艇的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全部是水面舰艇[12]的常规舰艇。1956年,苏联P-5型导弹携带者核弹头以每秒1500米的速度飞跃1000公里,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内将其“有效负载”送达目的地,[13]该型号的导弹虽然无法将原子弹投射到美国,但可以覆盖欧洲全境。同时,苏联在战术原子武器方面也已与美国不相上下。1957年8月,苏联研制出了SS-6洲际弹道导弹,射程为8000公里,这一技术在美国尚未产生。在洲际导弹的数量方面,苏联的赶超速度也颇为惊人。据统计,1962年,苏联的洲际导弹只有40枚,美国为294枚。5年后,苏联地面基地的洲际导弹已达1190枚,美国仅有1054枚。[14]1968年,美国的现役武装部队人数为350万,苏联为340万;美国的坦克为8500辆,苏联为32400辆;美国的战术飞机为5100架,苏联为4000架;美国的水面战舰为360艘,苏联为230艘。[15]为了同美国争夺制空权,从50年代起,苏联就开始研制可以摧毁敌人核武器运载的飞机。苏联在军事上的快速崛起,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在文化教育方面,苏联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可与工业成就相媲美。据统计,1950年,苏联各类学校的总数为22.8897万所,与一战初期相比增加了83.8%,其中高等院校从105所增至817所,增长了36.78倍;在校大学生数量由12.7万上升到124.7万。[16]最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工作者的数量,据统计,在每10000人中,苏联的专职科技人才为36人,而美国则为25人。[17]截至1950年,苏联的科学工作者的数量为16.37万。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军事力量的快速增强,使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核武技术的突破,使苏联在军事领域展开了新的革命。对于苏联的迅速崛起和国家战略,美国的决策者纷纷站出来品头论足,视苏联为战后最危险的敌人,主张借助高级专门人才和先进的科技来保障美国的优势。因此,出于对国家战略的考虑,美国政府将高等教育提升到了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