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图良对于希腊哲学的负面态度

(二)德尔图良对于希腊哲学的负面态度

反对将希腊哲学引入基督教信仰的教父人数不少,但德尔图良最为著名。他对克莱门的整个神学方法十分震惊,曾大声呼吁:“雅典与耶路撒冷到底有什么关系?学园和教会有什么一致的地方?异端与基督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9]阅读德尔图良的著作会发现,他的作品与奥利金的作品有着迥然不同的味道。他的神学态度可以说是“比较封闭的,非常排斥在神圣启示之外可以找到对基督徒生活与思想真有帮助之真理的可能性”[50]

德尔图良的看法实际上是对希腊哲学“入侵”基督教神学、希腊文化和基督教信仰融合的一种反击。为了减少罗马帝国各阶层对基督教的误解,也为了符合基督教内部对于文化传统的需求,早期的护教家开始在信仰中引入希腊哲学,并有意识地融合信仰与理性。德尔图良则站在另一端,坚决反对这种倾向。在《护教篇》中,他说:“不能将基督教视为一种哲学,基督徒与你们的哲学家在认识和方法上都没有什么相似之处。”[51]为了印证他的观点,他极力贬低希腊哲学家,认为苏格拉底是“公认的腐蚀青年者”;迪奥坚尼斯被妓女点燃了欲火;德谟克利特因为有淫心,所以剜去了自己的眼睛。[52]同时他认为哲学家的真理是从基督教中汲取的。“如果他们有什么正确和接近真理之处,也是从我教经典中汲取的;但他们态意篡改后,又造成许多错误。”[53]

3世纪亚历山大克莱门和奥利金与德尔图良神学观点上的分歧,发生在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信仰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时期,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糅合的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德尔图良不得不站出来反对这种倾向。但是德尔图良有时也难以抵制这种倾向,“他自己经常受到斯多葛主义的影响,甚至他对赛尼卡的评价是很高的,而这一点,与他一贯反对异教哲学观点的态度几乎是自相矛盾的”[54]。如何处理好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神秘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是继续困扰基督教神学家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下一阶段,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大帝需要一个完整的而不是分裂的基督教,为此就需要一套正统的教义原则。在构建三位一体教义的过程中,过度引入哲学和理性的危害显现出来。卡帕西亚三教父站了出来,继续糅合信仰和哲学,但将哲学放在比信仰低的位置上,从而使基督教教义超出了希腊哲学的解释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