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之外的世界历史内容并不完整
2013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对英国之外的世界历史也有关注,但是提及古代苏美尔、印度河流域、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商朝时,只是用于突出古代希腊及古代罗马;提及早期伊斯兰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900—1300年非洲的贝宁,也只是指出它们是与英国历史形成明显差异的非欧社会。尽管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中,对世界史的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2013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学习世界史上意义重大的社会或问题,但是对英国之外的世界历史,它给出的时间断限却非常有意思:对美国历史没有断限,以20世纪涵括;对莫卧尔印度,起于1526年莫卧尔帝国建立,止于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对中国清朝,起于1644年清朝建立,止于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对于断代史来说,这似乎无可厚非,然而中印两国的发展,恰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上半叶开始的,但是在2013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里,中印两国目前的发展被忽略了。更有趣的是对俄罗斯历史的断限,起自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不久的约1800年,但是止于1989年的东欧剧变,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纵观2013年版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我们发现,课程标准中的三个主要阶段虽然详略有别,但是前后相连,“主要阶段1”在于通过记忆中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直观地讲授历史,理解社会的变迁;“主要阶段2”和“主要阶段3”在关于英国史的知识点上,一个关注1066年诺曼征服之前的英国史,一个关注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的英国史,而地方史则贯穿于三个主要阶段中,有助于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人物、事件和地点等,以小见大,理解地方、英国乃至世界的联系。
通过仔细阅读2013年版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我们进而发现,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西方文明源头——古希腊的历史;在歌颂英国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认清了英国的现实地位,这种对历史的清醒认识非常难能可贵。国家课程标准也展示了人类的成就与苦难,然而关于英国之外的世界历史,其内容并不完整,设定的时间断限也非常有趣。因此,2013年版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虽然在总的学习目标中,没有表述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但是在对具体历史知识点的表述和取舍中,融入了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
【注释】
[1]李稚勇:《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载《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第26-32页。
[2]李稚勇:《论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之发展——兼评2007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4期,第9-14页。
[3]赵国惠、邬岩姣:《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探析》,载《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20-25页。
[4]周丽芳:《论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关于课标中的内容体系和成就目标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闫玉侠:《英国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解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郭燕飞:《英国中小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2013)解读》,载《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185-187,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