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革命与改革

二、1905年革命与改革

从19世纪80年代起俄罗斯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下出现了“反改革时期”,此后沙皇在维护传统体制和追赶西方式之间来回摇摆。到20世纪初,农村公社与市场机制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俄罗斯又一次走到十字路口。世纪之交俄罗斯先后两任内务大臣——维特与斯托雷平是两个大改革家,他们主政20余年,对推进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各有建树。但是,在维护权贵既得利益的一致立场下,他们对俄罗斯的发展定位有不同的认识。自由派贵族维特主张政治改革先行而经济改革需谨慎,他从1903年开始修改农民立法,1904年起着手俄罗斯宪政改革问题,他力主沙皇与自由派结成联盟促使俄罗斯从专制君主制向立宪君主制过渡,他认为只有在宪政与代议制改革相配套的情况下方能进行经济改革。斯托雷平则主张推迟宪政进程,先用警察方式以铁腕解决农民问题,在保证沙皇体制、保证权贵、保证稳定的情况下先搞经济改革,他的典型语言是“哪里富足了,哪里就会有文明和真正的自由”,宪政这类西方自由主义的玩意不适应俄罗斯,代议制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搞改革很难与那些七嘴八舌的杜马议员合作(用今天的时髦语言来概括,就是“交易成本”太高),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公式“先稳定,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