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欧亚经济联盟”,巩固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优势,维持或重建俄罗斯与中亚的特殊关系,恢复其强国地位,不使其他任何一支战略力量单独支配中亚,是俄罗斯中亚战略的政治使命。

俄罗斯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大国,是中亚的传统主导国家。面对中亚新的政治格局和外来压力,俄罗斯于2011年10月提出欧亚经济联盟的概念,试图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的关税同盟为基础,联合其他独联体国家创建一个超国家联合体。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与发展,包括建立统一经济空间、实行统一货币、建立共同能源市场,以及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并在经济领域进行政策调整等。

2014年5月,俄、白、哈三国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条约于次年1月1日生效,欧亚经济联盟开始运转。从2014年1月2日至2015年8月,联盟进一步扩大,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相继加入,成为联盟的第四、五个成员国。从地域上说,欧亚经济联盟的地域极为广阔,它覆盖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北极到天山的广大区域,人口超过1.8亿。

截至目前,在联盟框架内,已制定并批准了包括联盟条约及附件在内的多份文件,由此勾勒出了联盟的总体轮廓。

就性质和国际定位来说,联盟是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主导的更高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俄罗斯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就目的与合作原则来说。联盟主要以保持独立与政治主权,主权平等与协商一致等原则为基础。

在重要经济领域,实施协调一致的政策,除了建立统一能源市场之外,还计划建立统一运输空间。在对外贸易领域,实施统一关税,计划建立欧亚商业统一窗口系统,制订出口信贷的共同计划。在工业领域,成员国在独立制定和实施各自工业政策的同时,还在政府间理事会批准的基本工业合作方向上形成联盟框架内的工业政策,以促进成员国工业的有效合作以及消除工业壁垒。在农业领域,实施一致的农工政策,扩大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以满足农业共同市场的需求。

除工、农、外贸领域以外,联盟还将实施统一的技术、卫生、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与监管,并在行政、法律、税收、补贴政策、知识产权和信息等方面进行合作。此外,联盟还设立了一系列超国家机构,其中包括最高欧亚经济理事会、欧亚政府间理事会、欧亚经济委员会和欧亚经济联盟法院等,以保障联盟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战略目标,绝没有仅仅停留在经济联盟层面。除经济之外,还包括实现政治联盟和军事联盟等,希望把联盟建成一个可以和美国、欧盟、中国抗衡的多极中的一极。普京在执政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恢复俄罗斯荣光的目标,提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战略的长远目标是巩固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绝对优势,恢复俄罗斯的强国地位。联盟的战略和美国的不一样,美国推出的“新丝之路”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阿富汗战争时代做准备,整合地区经济,重做安排,使自己抽身阿富汗泥潭,而不主张地区一体化,只关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提高印度在此区域的地位。

就合作形式来说。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战略目标也绝没有停留在经济联盟层面,就实质来说,联盟是一个一体化的组织,力图重组后苏联空间的国家,建立一个超国家的联合体,说得直白一点,即重建苏联,使原苏联的国家回到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把它们外部边界的保护控制在俄罗斯之手,削弱外部力量进入这一地区或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撰文指出,欧亚联盟是更高程度、更深层次地实现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是拥有超国家机构的主权国家联盟。欧亚联盟的努力方向,是建立一系列硬机制,包括法律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等,以主导地区发展。

经济联盟的建立,是俄罗斯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一个重大成果,它巩固了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势力范围,使俄罗斯获得了由自己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战略支撑与依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俄罗斯中亚战略的安全

充分利用俄在中亚深厚的政治经济根基和诸多传统资源,重建俄罗斯与中亚的特殊关系,也是俄罗斯中亚战略的一个重大使命。

众所周知,俄罗斯与中亚各国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赖关系,它们之间有70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有12个联邦主体与中亚地区接壤,其中包括工业发达的萨马拉州、伏尔加格勒州、车里亚宾斯克州和鄂木斯克州等。也就是说,沿中亚边界集中了俄罗斯相当大的工业发展潜力,有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以及连接俄联邦中央区与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的重要战略交通干线,它们或分布在紧邻中亚国家的边界上,或是部分穿过哈萨克斯坦境内。[12]

对俄罗斯来说,中亚是一个重要的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供应地,也是商品销售市场。这个市场,在俄罗斯粮食、机器、运输设备以及近年来的纺织品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13]

曾作为苏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亚,是受俄罗斯经济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是俄罗斯经济空间的自然扩大,甚至可以说是俄罗斯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空间依托。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追求与独联体国家实现经济空间的统一。近些年来,中亚地区与俄罗斯的政治联系虽有弱化,但在经济上对俄罗斯的依赖性仍然较高,是最有可能与俄罗斯实现统一经济空间的地区之一。

除与独联体国家实现统一的经济空间之外,俄罗斯在中亚的另一重大经济利益是能源和能源输出。中亚地区能源丰富,中亚各国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一直努力摆脱过去在能源开发和输出方面受制于他国的状态,实现能源输出多元化。这种情况,自然不符合俄罗斯的心愿。俄罗斯企图通过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把中亚地区的能源重新控制在自己手中,利用能源手段,恢复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俄罗斯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大国,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利益区。面对中亚地缘政治版图的巨变,俄罗斯极为务实地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中亚战略。传统的地缘战略空间理念,挥之不去的“中亚情结”,是俄罗斯中亚战略的出发点和惯性思维;中亚局势的变化,国家安全的需要,是俄罗斯实施新的中亚战略的现实需求;经济利益、特殊利益和邻国的关系,是俄罗斯中亚战略必然考虑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欧亚经济联盟,巩固俄在后苏联空间的优势,维持或重建俄罗斯与中亚的特殊关系,恢复其强国地位,不使其他任何一支战略力量单独支配中亚,是俄罗斯中亚战略的政治使命。清楚地认识近邻俄罗斯的中亚战略,是我们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注释】

[1]许涛:《中亚地缘政治沿革:历史、现状与未来》,时事出版社,2016年版,第155页。

[2]刘杰:《试论俄罗斯大国进程中的长周期规律》,载《欧洲研究》1996年第4期,第27-28页。

[3]许涛:《中亚地缘政治沿革:历史、现状与未来》,时事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

[4]许涛:《中亚地缘政治沿革:历史、现状与未来》,时事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

[5]许涛:《中亚地缘政治沿革:历史、现状与未来》,时事出版社,2016年版,第49-50页。

[6]赵华胜:《中俄美在中亚能否合作》,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96页。

[7]许涛:《中亚地缘政治沿革:历史、现状与未来》,时事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页。

[8]许涛:《中亚地缘政治沿革:历史、现状与未来》,时事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页。

[9]宏莉、张玉艳:《俄语在中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载《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54页。

[10]宏莉、张玉艳:《俄语在中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载《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54-55页。

[11]宏莉、张玉艳:《俄语在中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载《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57页。

[12]杨鹏飞:《论俄罗斯中亚战略的现实基础》,载《丝绸之路》2017年第22期,第17页。

[13]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内容、前景、制约因素》,载《俄罗斯研究》2014年第2期,第131-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