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有无路线图
2025年09月26日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有无路线图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就是人民币在国际社会充分发挥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储藏价值的货币功能而被广泛用作贸易计价及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轨迹和过程。从货币职能的发展轨迹看,货币以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为起点,然后以某种形式被其他国家用作确定其货币汇率的基准,最后对该货币需求的持续增长刺激对该货币的拥有,使其成为储藏价值的载体。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看,从2009年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10年时间,货币职能已经由计价货币扩大到结算货币乃至储备货币。“一带一路”倡议下逐渐建立的中国-东盟经济圈、中国-中亚经济圈,使得人民币在该地区形成区域化。紧接着中国-非洲经济圈、中国-西亚经济圈、中国-欧洲经济圈的逐步建立,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步入周边化阶段。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中国经济交互度和依存度的不断增加,人民币将逐步实现国际化。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描绘路线图的话,在所使用的地域范围大致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从货币的功能上看则是“贸易币—投资币—储备币”的过程。当然,在货币国际化实施的初期阶段,路线图起到指导性作用,相对显得清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际经济交易的复杂性和关联性,路线图已越来越模糊。实际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空间、被各国接受的程度一方面比以往有显著突破,另一方面针对具体的国家可能存在差异性,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机械地依据路线图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