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出没
自从1993年美国科幻冒险电影《侏罗纪公园》上映以来,一种曾经统治世界东西方陆地超过一亿年的脊椎动物——恐龙,成为当今人类世界妇孺皆知,却又无法穷尽它复杂纷纭的种属、明确其神秘灭绝原委的史前动物。然而,10多年沿秦岭汉江行走过程中,我能够感觉到,这种在三维动画电影中被描绘得可亲而又恐怖的庞然大物的身影,时不时就会在我身旁闪现。面对汉江流域两岸秦巴山区众多恐龙时代遗留的神秘遗迹,我不得不承认在6500多万年前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之前,汉江流域两岸的高山丛林,是恐龙的领地。
2014年12月5日,我披着一身艳丽晚霞,到了湖北郧县青龙山地质公园。
湖北郧县青龙山地质公园出土的恐龙蛋化石
此前,为了追寻隐没在鄂西山区深处的汉江支流,我一直在长江与汉江的分水岭——神农架山区的竹山、竹溪、房县的大山深处穿行。此后,从鲍峡镇绕到出土过大量恐龙蛋化石的柳陂镇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兀立在汉江岸边的青龙山并不高耸,但在摆脱绵延不断的高山峡谷胁迫的江水即将进入江汉平原的缓冲地带,青龙山面江而立的形象,也足以引人注目。不过,在裸露地表的2000多枚恐龙蛋化石群被发现之前,这座临江而立、介于十堰市区和郧县县城之间的山岭,不仅是孤寂的,而且由于遍布红色沙砾岩的特殊地貌,这里也不是树木和庄稼生长的乐园。
最早发现青龙山有恐龙蛋化石的不是考古人员,也不是湖北郧县当地人,而是贩柑橘的河南人。
2004年在十堰,我就听说了郧县恐龙蛋化石被发现的传奇故事。
1994年橘子成熟的季节,一位河南商贩到郧县收购柑橘。恰逢汉江流域秋雨绵绵,汽车行驶到柳陂镇青龙山时陷入泥泞之中。商贩请当地村民帮助垫路救援时,农民搬来垫路的一块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块由两枚直径10厘米左右的鸟蛋形石头粘连在一块儿的板结石块,形状怪异,颜色也与众不同。这位商贩立即被这形似鸟蛋的石头吸引住了。此前的1993年5月,同属汉江流域的河南西峡县发现恐龙蛋化石的消息,一度让世界震惊,眼前这鸟蛋形石头会不会是前些年西峡、淅川、内乡民间疯狂盗挖、从黑市高价转卖到国外的金蛋蛋——恐龙蛋呢?
这一发现,让这位商贩喜出望外。他悄悄在四周搜寻,又在地埂上发现了几枚模样相同的石头,便悄悄放到车上。接下来,他在收购橘子的时候不仅从当地居民口中得知这里田地里、山洼里、稻场边随处可见这种形似鸟蛋的石头,还亲眼看到当地农民用这种极有可能就是恐龙蛋化石的怪石筑房基、建猪圈。精明的商贩佯装心不在焉,收了一车橘子匆匆返回河南。不久,这位商贩又来到青龙山一带,只不过这次他不是来收购橘子的,而是直奔这种鸟蛋形石头而来。几天后,商贩以每枚五毛的价格收购了一车恐龙蛋,运回河南。
河南客商花钱收购石疙瘩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郧县有关部门的注意。县上委托当时中国地质大学下派到郧县县政府挂职副县长的郭湘芬同志带上在当地找到的石头标本,到中国地质大学鉴定。经中国地质大学、国家地质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等有关专家考察鉴定后,一个震惊世界科学界的消息很快就被公之于世:这位河南商贩在郧县青龙山发现的化石,系中生代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距今13500万年至6700万年。这就是说,在距今六七千万年生物大灭绝之前,汉江北岸的青龙山生活着一群数量庞大的恐龙种群!
接下来,地质专家在以青龙山为核心的卧龙山、红寨子、土庙岭、磨石沟、庄档沟等地,又发现了大量成堆成窝的恐龙蛋化石。与郧县相邻的郧西县汉江岸边高山丘陵地带,也有发现恐龙蛋化石的消息不断传出。郧县和郧西县频频发生哄抢、盗挖恐龙蛋事件,恐龙蛋黑市交易十分混乱。据当年《十堰晚报》报道,最初,郧县柳陂镇附近农民将盗挖的恐龙蛋以200元一枚的价格公开出售,到后来当地地下秘密交易市场恐龙蛋化石的交易价格飙升到每枚1000元至1500元。这只是当年国内黑市恐龙蛋交易价,据2008年《大河报》介绍,当时美国的恐龙蛋市场价为每枚七八千美元,也就是一枚恐龙蛋可以换一辆进口汽车。
在郧县梅铺镇杜家沟龙骨洞的郧县人和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的郧西人出现之前的史前时代,十堰境内的汉江两岸是恐龙出没的神秘世界。伴随更多恐龙蛋化石被发现,一个种群庞大的恐龙王国在郧县一带生存的历史迷雾,被专家一步步揭开。2002年2月26日,中新社一条题为《湖北郧县一窝恐龙蛋化石多达六十一枚》的文章这样写道:
中新社武汉二月二十六日电(袁源)湖北省十堰市所辖郧县青龙山,近日发现一窝恐龙蛋化石,竟多达六十一枚。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信息研究所所长李正启等专家亲临现场察看。这是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被列为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后暨郧阳地质公园目前发现最多的一窝,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恐龙蛋化石最多的一窝。
湖北郧西青龙山地质公园复原的恐龙骨架化石
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自一九九五年初被发现以来,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质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等有关专家考察鉴定,确认该化石系中生代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距今一万三千五百万年至六千七百万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恐龙蛋化石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化石群落,实属世界罕见,亦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
经专家考察论证,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分布面积为四点二平方公里,其中土庙岭和贺家沟村一组民宅附近恐龙蛋化石最为富集,可见到六个产蛋层、五个不同品种的恐龙蛋。而目前国际报道发现的八个恐龙蛋科中,在该地区发现的就有五个,同一窝间距一般为三米至五米,每窝一般有恐龙蛋十枚左右,基本上保持了恐龙蛋化石的原始状态。
一九九七年七月下旬,距青龙山五十五公里的郧县梅铺镇李家沟村又发现了距今七千万年左右、晚白垩纪时期的三具鸟脚类恐龙骨骼化石,经新闻媒体披露后再次引起国内外轰动。
据有关地质专家勘察,郧县青龙山一带,仅地表就分布有两千多枚恐龙蛋化石。
从已经被围墙、护栏保护起来的青龙山下来,远处泼洒在汉江水波上的晚霞愈来愈淡。然而,陈列着10多年来汉江岸边发现的众多恐龙蛋化石实物和复原的恐龙模型的青龙山地质公园呈现的恐龙世界,却将我带到了汉水浩荡、丛林莽莽的白垩纪时代。那个时候,临江而居的郧西人还没有出现,整个世界的东方与西方还处在一片蛮荒、沉寂、混沌之中,众多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寻觅踪影的史前海洋生物、哺乳动物等,让这个混沌未开的世界显得丰富多彩。只不过那时这世界的真正主宰,是或展开巨大翅翼遮云蔽日、翱翔大地之上,或扭动巨大躯体出没于高山丛林之中的另一种非哺乳类动物——恐龙。
从陕西旬阳、白河进入湖北郧西、郧县,滚滚汉江即将告别群山挟持、河道扭曲的旅程,包括郧西大梁、神农架山区的出现,证明在恐龙主宰世界的年代,湖北境内汉江流域可供恐龙生存的区域,应该仅有神农架高山地带和鄂西山区是已经从一片汪洋中露出水面的高丘山地。顺着郧西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群的线索,科学家不仅在郧西、郧县境内发现了大量恐龙蛋化石群,还在后来发现郧西人家族成员梅铺人生活的梅铺镇,发现了两具分别长6米和8米的恐龙骨骼。
以我有限的远古生物知识,我无法断定六七千万年前生活在郧县、郧西一带高山丛林的恐龙,与曾经生活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恐龙之间到底有没有种属联系。但令人惊奇的是,对照中国地图,我惊异地发现,茫茫中国大地,鄂西山区和豫西山地是中国大陆生物大灭绝时代名副其实的恐龙王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湖北的郧县、郧西,河南的西峡、淅川、内乡频频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让我每每行走在南秦岭峰岭纵横、汉江干流和支流曲折交错的林莽山谷之际,总觉得有一种神秘而神奇的巨型食草动物的身影在林莽和河谷深处隐约闪现。它庞大而强悍的身躯,让山林风起,也让宁静的山谷卷起阵阵令人心悸的水浪。这种频频出现在令我恍惚而又转瞬即逝的想象中的动物,就是恐龙。
2004年初秋结束南秦岭之行,我准备从河南内乡穿越伏牛山北上那天,南阳盆地迎来一场绵绵不断的秋雨,我没有时间去内乡县夏馆镇寻访20世纪70年代古生物专家发现过16枚恐龙蛋化石和恐龙三趾足印的遗迹,然而此前我掌握的资料表明,秦岭、汉江之间最早发现的恐龙生存证据,是在南阳盆地。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官府征召当地百姓到内乡县夏馆镇挖防洪沟,挖到一丈多深时,地下赫然出现的一具巨型动物骸骨,引起一阵轩然大波。那时候,普通人意识中尚无恐龙的概念。当有人指认那就是传说中的龙的骨架后,历来对神龙敬畏有加的当地人立即将它回填。此前,附近人都知道内乡夏馆镇石胆窝和赤眉镇石胆沟,遍地都是“龙骨”,也就是后来被科学界认定的恐龙蛋化石。在这些被当地人视为异物的恐龙蛋化石未被科学家发现之前,当地百姓已经发现了这些怪异之物的神奇功用。当地人患了眼疾、脚气,无须求医问药,只要到这里捡几块与别的石头形状大相径庭的石块,也就是恐龙蛋,用其熬水熏洗,便会痊愈。时隔40多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所两位专家赵资奎、孙文书,从内乡频频发现“龙骨”的消息预感到,那应该是六七千万年前的恐龙遗迹。1975年,两位科学家一到内乡,就与曾经让他俩昼思夜想的恐龙相遇:他们不仅发现了一窝16枚的连体恐龙蛋化石,还在这化石上面发现了极其罕见的恐龙三趾脚印。
与此同时,河南淅川、西峡,也纷纷发现规模巨大、数量惊人的恐龙蛋化石。
汉江流域大规模恐龙蛋化石最初出现在河南西峡县的紧临丹江、且与内乡接壤的阳城镇。1992年,阳城乡赵营村一位农民修路时无意间挖出一窝20枚,形似鸭蛋、褐色光滑的石蛋,出于好奇,便带了几枚回家赏玩。同村一位在地质队上班的工人发现后感觉这石蛋不同寻常,问清来路后,他跑到这位农民发现石蛋的地方,将剩余几枚石蛋带回地质队化验。化验结论让大家异常震惊,这石蛋竟是几千万年以前从地球上消失的恐龙蛋的化石!
河南西峡县发现恐龙蛋化石的消息尚未得到科研单位证实,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偷盗者、贩卖者和博物馆标本收购者蜂拥而至,以阳城为核心,辐射到包括马岗、桑坪在内的淅川境内,到处都有盗挖恐龙蛋化石者的身影。小小的西峡县城仅有的几间宾馆、招待所人满为患,国内恐龙蛋化石走私也愈演愈烈。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年流落民间和被走私到国外的恐龙蛋化石,不下5000枚。
一边疯狂盗挖,一边以链条形式向外贩卖,西峡恐龙蛋化石贩卖价格也从最初的一枚5毛,一路走高,涨至几元乃至几十元,而往境外贩卖者获利则是收购价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疯狂盗挖倒卖西峡恐龙蛋化石现象,伴随1993年2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查获一起台湾游客准备带出境的恐龙蛋化石案而告一段落。
伴随有关方面着手打击盗挖倒卖恐龙蛋化石之风,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的文物、地质及古生物专家来到西峡,展开大范围调查。调查结论令世人震惊:此前,全世界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总共1000枚,见诸报道的只有500枚。然而在打击疯狂盗挖的过程中,包括西峡、淅川、内乡在内的西峡盆地,三县文物部门收缴的恐龙蛋化石已经超过5000枚,如果加上1993年夏天以前已经倒卖出售的,专家估计这一地区已经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超过1万枚。这一消息通过媒体传出后,被国内外媒体称为“震惊全世界的科学发现”,并被评为“9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接下来的调查更让人震惊,科学家在包括西峡、淅川、内乡在内的西峡盆地的3个县15个乡镇1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发现了大量成堆成窝的恐龙蛋化石群及恐龙活动遗迹。科学家在这一区域已查明恐龙蛋化石有8科12属25种,占世界已知恐龙蛋化石种类总数的一半。
面对丹江流经的河南西峡、淅川、内乡和与之毗邻的汉江之滨湖北郧县、郧西频频出现的恐龙蛋化石群,科学家看到的是1亿年以前,大秦岭南坡成群结队的恐龙群出没水滨丛林的自然生态。每每回味起在郧县、西峡看到的恐龙蛋化石标本和复原了的各种恐龙骨骼标本,我的思绪也会回到汉水滔滔、天荒地老的过去。那个时代,现在雄踞汉江南北的秦岭、巴山还在继续向上崛起,鄂西山地以东的江汉大地还是一片汪洋。临近江岸高隆的山地,汉江最大支流丹江流经的伏牛山区南麓丛林草甸之间,赤翼遮日的翼龙在天空翱翔、兴风作浪的游龙在汉江丹水出没,更多身躯庞大的食肉龙和食草龙,也在莽莽丛林中出没。
这种至今人类只知其形,却难以详尽描述其状的动物,让洪水滔滔的汉江两岸显现出一种令人恍惚而又神秘的热闹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