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超越:播音员群体的理论话语创新

第六章 自我超越:播音员群体的理论话语创新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的播音员群体是广播媒介文化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在跨时代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价值,而且在理论话语创新——业务探讨、学术研究等层面他们也有自身独到的体会和见解。他们的研究从实践出发,旨在解决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实操问题,如对角色定位的深思、对传播技巧的探讨、对审美标准的阐释等。从他们不同时代的研究成果看,其研究视野渐趋扩大,研究逻辑渐趋严谨,研究角度渐趋创新。从中能够感受到因其职业起始于播音实践,他们对不同阶段业界反映出来的欠缺与不良倾向感到焦虑,对新型节目样态带来的传播新变感到由衷欣喜,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从未偏离广播电视媒体有声语言表达“规范、审美、时新、实效”的核心评价标准。这一时期播音员群体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新中国十七年时期以政治为导向的播音创作、改革开放时期以主持为亮点的传播演进和21世纪以来以个性化传播为特征的样态革新等三个阶段。从一般性的业务总结、心得体会和研究论文,到专业教材和学术专著,大都蕴含着这一代播音员群体长期对于业界实践的思考,尤其是其中有的播音员转型为高校教师后,他们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了科学规律层面的探索,可谓成果丰硕,且这些成果也相继产生了一定的文献价值、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当然,由于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个人阅历、思维方式的差异,他们在研究视角上也显示出了不同的个性,甚至产生学术观点的争鸣,这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均是合理的,也是客观存在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敢于自我超越,由实践之学向理论之术不断延伸,在规律化、科学化、体系化方面进行了有益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