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书目五种续编》
2025年10月14日
六、《楚辞书目五种续编》
王:《楚辞书目五种续编》等于说是您当时看书的一个积累。
崔:十几年的积累。在博陆教书时,姜先生托安君带给我一部《楚辞书目五种》,我仔细品味,觉得应该做续编。1973年进入浙馆,凡遇到楚辞类图书资料,必作笔记。1977年《善本书目》试点,全省各地调研核查,也是有得必录。直到1987年定稿,前后十五年。在柏林寺看书,还曾邂逅王利器等两位先生。回杭后,姜先生说起:某先生亦有作《补编》之意,我说有人在做,对方顿悟。
王:您做的《续编》和姜先生的正编相比,有哪些突破?
崔:不是突破,是接着干,把姜先生开创的课题继续做下去。姜先生做那个书,他是花了好多年的工夫收集资料的,《楚辞》类的主要典籍,基本上都有著录,我只是补充老师所未及见的著作,依例著录书名、卷数、著者、提要、版本叙录、序跋等项目。同一部著作,比如说王逸的《章句》,洪兴祖的《补注》,版本很多,姜先生著录了一部分,剩下的,我接着做。
王:就是补充了一些书的大量版本。
崔:以及各版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次序,依时序排位,再局部梳理,自然清晰。
王:其实就是版本源流的梳理问题。
崔:对,当然也写一写版本有关的特征。姜先生看到的版本,他都写版本叙录,卷端、版式、版框、题记、图像,等等。姜先生那个书成稿实际上是抗战前,1935年前后完成,此后的书就较少涉及了。我在梳理版本源流过程当中,讲目录版本,这部书藏在哪里,我都记载的,这是老师定的规矩,目的是方便读者找书,继续作深入研究。

在姜亮夫先生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