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临床思维》简介
《护理学临床思维》这本书是由.孙颖芳编创作的,《护理学临床思维》共有59章节
1
前 言
护理学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起来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理论和诊疗护理技术不断更新,护理学科领域发...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调 一、等渗性缺水 二、低渗性缺水 三、高渗性缺水 四、水中毒 第二节 其他电解...
3
第一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
4
第一节 水、钠代谢失调
...
5
一、等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又称为“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是指细胞外液水分急剧丢失但不伴有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包括细胞外液丢失于体外(经过体表与体腔),以及细胞外液丢失于体腔之...
6
二、低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又称为“慢性或继发性缺水”“低钠血症”,是指细胞外液水、钠离子同时丧失,但钠离子丢失的比例高于水分的丢失。细胞外液因钠离子浓度降低而导致渗透压下降,因...
7
三、高渗性缺水
高渗性缺水又称为“原发性缺水”“高钠血症”,是指细胞外液水分和钠离子同时损失,且水分的丢失比例高于钠离子的丢失。细胞外液因钠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导致渗透压升高,因此...
8
四、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机体摄水量超过排水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较少见。 常见病因有:①肾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②各种原因引起抗...
9
第二节 其他电解质代谢失调
...
10
一、钾代谢失调
(一)低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临床表现】 1.肌无力 首先见于四肢,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发展可累及躯干,影响呼吸及吞咽。 2.消化道功能...
11
二、钙代谢失调
(一)低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低于2.25mmol/L。可发生于甲状腺功能低下、低镁血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慢性肾衰竭、严重创伤、挤压伤、坏死性筋膜炎、烧伤和败血性...
12
三、镁代谢失调
(一)低镁血症 血清镁浓度低于0.75mmol/L,主要因饮食中摄取不足、小肠吸收不良或胃肠道丢失过多(如肠瘘、使用泻药或鼻胃管吸引)而发生,也可因尿中镁丢失过...
13
四、磷代谢失调
(一)低磷血症 血清无机磷浓度低于0.96mmol/L。饮食摄入不足(尤其是嗜酒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服用抗酸剂时可能伴发低磷血症。常发生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
14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
...
15
一、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是因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碱性物质丢失过多所致。 【临床表现】 (1)酸中毒较轻时无特殊表现。乳酸中毒时,因脑组...
16
二、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是因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所致。 【临床表现】 症状不明显,发展缓慢。逐渐呈现口周和四肢麻木、抽搐或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严重者可表现为意识模糊...
17
三、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中PaCO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缺氧、低氯血症。随着CO...
18
四、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PaCO2降低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四肢无力、手足痉挛、Chvostek征阳性。急...
19
第二章 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
...
20
第一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
21
一、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致机体大量血液迅速流失于血管之外,引起循环血量减少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
22
二、创伤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严重的外伤或大手术造成血液或血浆丧失,并且由于胸部创伤的直接作用、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进一步影响了心血管系统造成的休克。常...
23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主要是由于细菌及毒素作用引起,常见于严重胆道感染、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根据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分为低动力型(低排...
24
第三章 麻醉患者的护理
...
25
第一节 麻 醉 前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的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其他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根据麻醉作用部位和所用药物的不同,麻醉分为以下几...
26
第二节 全 身 麻 醉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全身麻醉患者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它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术需要,较之局部和椎管...
27
第三节 椎管内麻醉
...
28
一、硬脊膜外阻滞
硬脊膜外阻滞,又称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与腰部麻醉不同,硬脊膜外阻滞通常采用连续给药法,根据病情...
29
二、蛛网膜下腔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腰部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前根和后根,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腰部麻醉适用于持续2~...
30
第四节 局 部 麻 醉
广义的局部麻醉包括椎管内麻醉,但由于后者有其特殊性,故习惯于将其作为单独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麻醉方法,患者意识清醒,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