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镁代谢失调

三、镁代谢失调

(一)低镁血症

血清镁浓度低于0.75mmol/L,主要因饮食中摄取不足、小肠吸收不良或胃肠道丢失过多(如肠瘘、使用泻药或鼻胃管吸引)而发生,也可因尿中镁丢失过多、慢性酒精中毒、醛固酮过多和高血钙而致。在急性胰腺炎、糖尿病性酸中毒、烧伤或长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者,如镁补充不足,偶尔也可发生低镁血症。

【临床表现】

与低钙血症相似,表现为神经系统及肌肉功能亢进。患者精神紧张、易激动、烦躁不安、眼球震颤、手足抽搐及Chvostek征阳性,可伴高血压、心动过速、记忆力减退、精神错乱和定向障碍等。由于血清镁浓度与镁缺乏症状并非成平行关系,在排除或纠正钙缺乏后,对症状未改善者应注意是否存在镁缺乏。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镁低于正常水平,常伴血清钾和钙的缺乏。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

3.镁负荷试验

试验阳性。正常人在静脉输注氯化镁或硫酸镁0.25mmol/L后,注入量的90%很快从尿中排出;而镁缺乏者的尿镁很少,注入量的40%~80%被保留于体内。

【治疗原则】

(1)症状轻者口服镁剂。严重者经静脉输注含硫酸镁的溶液,但避免过量和过速,以防急性镁中毒和心搏骤停。

(2)完全纠正镁缺乏需要较长时间,故症状消失后应继续补充镁剂1~3周。

(3)治疗低镁血症应兼顾补钾和补钙。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评估有无导致Mg2+代谢紊乱的各类诱因,如饮食中摄取不足、小肠吸收不良,急性胰腺炎或长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者、镁补充不足。

2.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是否表现为神经、肌系统功能亢进,还可伴高血压、心动过速、记忆力减退、精神错乱和定向障碍等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低镁血症患者的神经系统及肌肉功能亢进,容易引起精神紧张、激动或烦躁不安,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方面的知识掌握及了解的程度。

【护理诊断】

舒适受损:与低镁血症有关。

【护理措施】

1.加强监测

了解血清镁的动态变化趋势,一旦发现血清镁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2.遵医嘱补镁

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镁剂。肌内注射时应做深部注射,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而影响疗效。补镁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腱反射减弱等镁中毒征象。

3.心理护理

因完全纠正镁缺乏需较长时间,再加之低镁血症所致的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亢进,患者易出现精神紧张及激动,故应加强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正确面对疾病。

【健康教育】

完全纠正镁缺乏需要较长的时间,应兼顾补钾和补钙,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加强鼓励和安慰,以免加重其精神负担对健康不利。

(二)高镁血症

血清镁浓度高于1.25mmol/L。该疾病常发生于有肾脏疾患的患者中,在外科患者中比较罕见,可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发生,此时镁从细胞中释出,因此对有肾脏疾患的患者,要密切监测血镁水平。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中枢和周围神经传导障碍。患者易感疲乏、肌软弱无力、腱反射消失、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肌麻痹、昏迷,甚至心搏骤停。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镁高于正常水平,常伴血清钾升高。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改变与高钾血症相似,可见P-R间期延长,QRS波增宽和T波增高。

【治疗原则】

(1)立即停用镁剂。

(2)静脉缓慢推注2.5~5mmol/L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3)同时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

(4)必要时行透析治疗。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评估有无导致Mg2+代谢紊乱的各类诱因,如肾脏疾病的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时,镁从细胞中释出。

2.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有无中枢和周围神经传导障碍、肌软弱无力、腱反射消失、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的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高镁血症患者易感疲乏、肌肉无力,重者可发生呼吸肌麻痹,甚至心搏骤停,应嘱患者减少活动,以防跌倒,家属要加强看管和护理,了解和掌握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

【护理诊断】

舒适受损:与高镁血症有关。

【护理措施】

1.加强监测

了解血清镁的动态变化趋势,一旦发现血清镁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2.遵医嘱用药

静脉缓慢推注钙剂,以对抗镁对心脏和肌肉功能的抑制作用;必要时行透析治疗。

【健康教育】

告知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定期监测血镁浓度,以防发生高镁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