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急性蜂窝织炎

三、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由厌氧菌和大肠杆菌引起。近年厌氧菌感染和混合感染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表现为局部明显红肿、疼痛,向四周迅速扩散不易局限,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界限,病变中央常因缺血而发生坏死。病变位于较疏松的组织时,疼痛较轻;深部感染者,局部表现多不明显,但有表面组织水肿和深部压痛,全身症状明显。

2.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致病菌以厌氧菌为主。多发生在会阴部或下腹部。病变主要局限于皮下结缔组织,不侵犯肌层。病变进展快,局部可触及皮下捻发音,蜂窝组织和筋膜出现坏死,且伴进行性皮肤坏死,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3.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发生在背部、臀部等经常受压的部位。

4.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此类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和气管受压,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

2.脓肿穿刺或脓液涂片

抽得脓液或脓性分泌物可做涂片检查或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必要时给予镇痛退热药物。应用磺胺药或广谱抗生素,合并厌氧菌感染者加用甲硝唑。

2.局部治疗

早期一般性蜂窝织炎,可以50%硫酸镁湿敷,或敷以金黄膏、鱼石脂膏等,若形成脓肿切开引流;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及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其他各型皮下蜂窝织炎,可在病变处做多个小切口,用浸有药液的湿纱条引流;对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冲洗和湿敷。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2.身体状况

(1)局部:感染灶的部位、性质及脓液情况。

(2)全身:了解患者有无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等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及预后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心理等。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病菌感染有关。

2.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3.潜在并发症

窒息。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和高蛋白质饮食,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发热护理

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做好皮肤护理,出汗后及时擦干更衣,防止着凉。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记录24h出入水量,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3.疼痛护理

患者患处制动,若为肢体发病者,可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而缓解疼痛。

4.呼吸护理

特殊部位,如口底、颌下、颈部等蜂窝织炎,取半卧位,并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症状,警惕喉头水肿,做好吸氧、气管插管等急救准备。

5.用药护理

(1)对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针对病菌适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2)厌氧菌感染者,注意观察3%双氧水溶液冲洗创面和湿敷后的效果。

6.心理护理

介绍疾病发生原因及其转归,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平时重视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损伤。皮肤受伤要及早处理,及时治疗皮肤的化脓性病变。老人和婴儿抗感染能力较弱,应注意生活料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