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钾代谢失调

一、钾代谢失调

(一)低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临床表现】

1.肌无力

首先见于四肢,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发展可累及躯干,影响呼吸及吞咽。

2.消化道功能障碍

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肠麻痹症状。

3.心脏功能异常

心肌兴奋性增强,传导异常,引起心悸、(室性)心律失常、室颤。

4.代谢性碱中毒

引起细胞外液H+浓度下降和反常性酸性尿。这两方面的作用使患者发生低钾性碱中毒,可出现头晕、躁动、昏迷、面部及四肢抽动、手足搐搦、口周及手足麻木等碱中毒症状。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血清钾<3.5mmol/L即可确诊。②血气pH值升高,碱剩余(BE)增加,CO2CP升高,尿pH呈酸性。③尿钾<20mmol/L多提示胃肠道失钾,尿钾>20mmol/L多提示肾脏失钾。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表现为T波降低、变宽、双相或倒置,ST段降低,Q-T间隙延长,出现U波。

【治疗原则】

1.补钾

一般尽量口服或经胃肠管饲补充。若胃肠不能利用或急危重者可静脉输液补钾。

2.静脉补钾

外周静脉输液钾浓度宜≤0.3%,中心静脉输液钾浓度可酌情增加,但即使是严重低钾血症,补充氯化钾溶液的速度亦应≤1.5g/h(20mmol/h)。

3.长期严重低钾血症

补钾,输液早期宜选用林格液或生理盐水,尽量避免输注葡萄糖及碱性液体,一般血清钾每上升1mmol/L需补钾约200mmol。

4.必须坚持见尿补钾

注意保持尿量≥30ml/h。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评估有无导致K+代谢紊乱的各类诱因,如长期禁食、肾衰竭、酸碱代谢紊乱等;有无手术、创伤史;有无周期性钾代谢紊乱的发作史、既往史和家族史。

2.身体状况

评估有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消化道功能障碍、心脏功能异常和代谢性碱中毒等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常会伴恶心、呕吐、肌无力症状,甚至会因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应评估患者是否经常处于恐惧与焦虑中。应了解到患者病情加重时,家属的恐惧、焦虑心理也同时增加。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低钾血症致肌无力有关。

2.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软弱无力和意识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心电图及意识状况。

2.减少钾丢失

遵医嘱予以镇吐、止泻等治疗,以减少钾继续丢失。

3.恢复血清钾水平,遵医嘱补钾

其原则如下。①尽量口服补钾:遵医嘱予以10%氯化钾或枸橼酸钾溶液口服。鼓励患者多进食肉类、牛奶、香蕉、橘子汁、番茄汁等含钾丰富的食物。②见尿补钾:静脉补钾前先了解肾功能,因肾功能不良可影响钾离子排出。每小时尿量大于40mL或每天尿量大于500mL方可补钾。③控制补液中钾浓度:静脉补液中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氯化钾3g);禁止静脉直接推注氯化钾,以免血钾突然升高致心搏骤停。④速度勿快:溶液应缓慢滴注,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mmol/h。⑤总量限制、严密监测:定时监测血钾浓度,及时调整每天补钾总量。一般每天补钾40~80mmol,以每克氯化钾等于13.4mmol钾计算,每天补氯化钾3~6g。此外,因低钾血症常伴碱中毒,而补给的氯化钾中的C1-有助于减轻碱中毒。同时,C1-缺乏会影响肾的保钾能力,故输入氯化钾还可增强肾的保钾能力。

4.监测血压

定时监测血压,告知血压偏低或不稳定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以免因直立性低血压或眩晕而跌倒受伤。

5.建立安全的活动模式

为了防止患者受伤的危险,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如患者除在床上主动活动外,也可由他人协助在床上做被动运动。根据患者肌张力的改善程度,逐步调整活动内容、时间、形式和幅度,以免长期卧床致失用性肌萎缩。

6.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①移去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减少意外受伤的可能。②对定向力差及意识障碍者,建立安全保护措施,如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以免发生意外。

7.心理支持

对清醒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常会伴恶心、呕吐、肌无力症状,甚至会因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常处于恐惧与焦虑中。刚入院的患者往往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床旁的监护设备、抢救物品更加重了其心理压力。尤其初到陌生的环境,对疾病的不了解,更增加了患者的无助与恐惧等。因此,护士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和每一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

【健康教育】

长时间禁食者、长期控制饮食摄入者或近期有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者,应及时补钾,以防发生低钾血症。

(二)高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临床表现】

1.神经肌肉症状

血钾轻度升高,仅有四肢乏力、手足感觉异常、肌肉酸痛。当血清钾>7.0mmol/L时,可出现松弛性瘫痪,先累及躯干,后波及四肢,最后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

2.心血管症状

血钾升高主要使心肌的应激性下降,当血钾>7.0mmol/L时,可出现心率缓慢、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心搏骤停,其症状常与肾衰竭同时存在。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钾>5. 5mmol/L即可确诊。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早期改变为T波高尖,P波下降;当血清钾>8.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增宽,QT间期延长,严重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但碱中毒常掩盖高钾血症和心电图改变,高镁血症可产生类似高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判断时要予以注意。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寻找和祛除引起高血钾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禁钾

立即停用一切含钾药物和溶液;避免进食含钾量高的食物。

3.降低血钾

(1)促进钾进入细胞内:高渗(25%)葡萄糖溶液+胰岛素(3~4g葡萄糖:1U胰岛素);升高血pH值:5%NaHCO3溶液150~250mL静脉输注。

(2)清除细胞外液中钾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40g,3~4次/d,配合20%甘露醇或山梨醇导泻。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4.紧急对抗心律失常

(1)10%氯化钙2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2)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推,必要时重复。

(3)紧急状态下氯化钙效果优于葡萄糖酸钙,但应注意静脉滴注,切忌直接静脉推注。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评估有无导致K+代谢紊乱的各类诱因,如长期禁食、肾衰竭、酸碱代谢紊乱等;有无手术、创伤史;有无周期性钾代谢紊乱的发作史、既往史和家族史。

2.身体状况

评估患者是否有乏力、手足麻木和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症状,严重时呼吸困难和软瘫。此症状可使微循环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苍白、湿冷、血压改变(早期升高、晚期下降)。高钾血症抑制心肌,可造成心搏缓慢和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心搏骤停。

3.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疾病长期的折磨,多数患者情绪低沉,压抑感较重。评估患者和家属是否因对疾病缺乏相关认知,有沮丧的情绪。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高钾血症导致的肌肉无力、软瘫有关。

2.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搏骤停。

【护理措施】

1.恢复血清钾水平

(1)指导患者停用含钾药物,避免进食含钾量高的食物。

(2)遵医嘱用药以对抗心律失常及降低血钾水平。

(3)透析患者做好透析护理。

2.并发症的预防和急救

(1)在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的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血钾、心率、心律、心电图。

(2)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应立即通知医师,积极协助治疗;若出现心搏骤停,立即行心脑肺复苏。

【健康教育】

告知肾功能减退及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的患者,应限制含钾食物和药物的摄入,并定期复诊,监测血钾浓度,以防发生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