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葛拉拉实在想不出自己的民居该如何设计,照搬照抄所见所闻,没有意思不说,平原的民居也太简单了。平房统一的火柴盒,两层,外走廊;起脊房统一的蓝砖蓝瓦,房顶上统一有五脊六兽,房脊也是用瓦扣的,兽是烧制的狮猫虎犬之类,高高地犬坐在屋脊的两端。连院落里的配房也是瓦房,或者是水泥预制板顶。灰不溜秋的,掩映在稀疏的树丛中,简直是一只只灰松鼠。
葛拉拉想设计一套漂亮的民居、现代化的民居。可她的参照物太少了。要是能看看江南民居、看看英国民居多好。她肯定能设计一套超漂亮的民居。女孩本就爱美嘛!
葛拉拉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毕竟是高科技时代,很快女孩便想到了电脑。她打开网页,找到几处不同的民居,上海的、四川的、广西的、福建的,各有特色。真是的,怎么把电脑忘了?葛拉拉兴趣陡增,认真审视着网上的民居。那些民居的美在于变化。同是一栋房屋,稍一改变就是另一种样式和效果。比如那几套广西民居,粗看大致相同,细看又有不少区别,比如门楣,比如配房,比如房脊,比如窗子以及房顶的烟囱等,在变化中显示着各家主人的底蕴与个性。葛拉拉心中有了底,原来美在于变化呀!
那天,葛拉拉的舅舅从欧洲出差回来,送给葛拉拉几件礼物,有衣服,有挎包,有钥匙坠,还给拉拉买了一部数码相机。舅舅对拉拉向来是大方的。吃饭时,葛拉拉说:舅哇,你去欧洲拍的有照片没有?
有哇,想看吗?舅舅当即把所有照片拿了出来,有风景照,有人物照,还有民居。
女孩高兴疯了,抱着舅舅的脖子说:我终于找到欧洲民居了。
舅舅说:这几张是在英国农村拍的,很别致。
葛拉拉最欣赏那所蘑菇房民居,远看就像大蘑菇下长着无数小蘑菇,形成了一片蘑菇云。房顶是灰色的,像是草,上边还雕镂有什么东西,重重叠叠着。下面的墙壁一律的粉白,被黑红色的框架分隔开,像用木头支撑着似的。葛拉拉不清楚那是什么样的人家住的,问舅舅,舅舅也不知道。
回到家,葛拉拉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居设计。她参照了在网上看到的民居、舅舅拍的英国民居以及去农村看到的民居,在江南民居的基础上融入平原风格,又将英国民居的屋顶移到江南民居之上,还在房顶架上了太阳能电板。应该说,那套民居是豪华的。
可是,在班级民居展览中,葛拉拉的民居却败在了彭一阁的民居之下,屈居第二。
彭一阁的民居并不复杂。他参照平原民居的特点,在平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气息和江南特色,也是在变化中做了文章。比如他将那条式布局改为不规则布局,将主房与配房相连,房顶改为多面不等式,使每个面上都有脊有兽。凸起错落的变化不仅使房子的结构美观,还保持了中原文化的特色。
黄东平评价说:彭一阁的民居独出心裁,在看似简单的构图中蕴含着平原文化的艺术之美。葛拉拉的民居比较豪华,可是离现实生活较远,不是一般民众所能住得起的。
最后,黄东平根据这项活动布置了一篇作文:当我住进我设计的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