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有人说,高三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一进入高三,学子们就像进入了伊拉克或索马里,浑身的毛孔都紧张起来。高三的试卷多,多得让你喘不过气来,除了老师布置的,有心的学生还会自找苦头去书店买。高考是要凭真本事的,当然有时也碰运气。本事也好,运气也罢,做题可是唯一的前提。不信你往学生的课桌上看看,用题海书山形容绝不夸张。学子们把所有资料都背到了学校,摆在窄窄的桌面上,好似战争中修筑的防御工事,只留个能放进脑袋的窝。韦禛跟所有同学一样,在桌面上筑起了攻坚的战壕。
由于高三学习紧,葛拉拉跟韦禛见面的时间少多了,见了面也是三言两语。韦禛问一下葛拉拉的学习,葛拉拉问一下韦轩的情况,然后姐妹俩匆匆话别,各自钻进战壕磨刀霍霍。
韦禛不仅考虑攻坚,还要考虑每天的生活。一开学,她又去做家教了。做家教每晚挣六元钱,女孩用那六元钱安排生活。她的数学好,账目极清楚。五个馒头多少钱,三斤蔬菜多少钱,半斤豆腐多少钱,诸如此类,谙熟于心。如果每天有节余,隔三岔五还要买回几两肉来。刚刚进入十八岁的女孩,居然把几近死亡的家庭料理得充满着生机。
知道韦禛做家教的只有彭一阁。彭一阁劝韦禛说:最后一年攻坚,你每晚去做家教,到时考不上大学怎么办?韦禛说:不是没法儿嘛,我爸不能动,又没人挣钱,我总不能放弃学业吧?彭一阁很受感动,第二天带来一千元要给韦禛。韦禛吓了一跳,说你哪儿来这么多钱呢?彭一阁说:一不偷,二不抢,自己攒的。韦禛说:对不起,我不能收,我凭什么收你的钱?
彭一阁说:算我借给你的行了吧?只要你放弃家教,明年考上大学后再还我。
韦禛还是不收,说:谢谢你彭一阁,这份情我会记一辈子,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落你太远。
后来,彭一阁在班里发动了一次募捐。葛拉拉一听就知道是为韦禛募捐的,不仅带头捐了钱,还协助彭一阁大力宣传,结果,他们班捐了三百多元。可是,当彭一阁和葛拉拉拿着钱找韦禛时,韦禛仍然拒绝了,你们搞什么名堂啊!拉拉你也不了解我吗?我什么时候乞求过别人?
彭一阁说:不是乞求,是同学们自愿捐助,钱都收上来了,你让我们咋退回去呀?
韦禛还是不收。
彭一阁说:要不这样吧,我们用这钱买些东西去看看你爸,他一个人在家挺孤单的,我们去安慰安慰他,让老人家快乐快乐,这总可以吧?
韦禛没词了,望着孜孜执着的彭一阁,心底蓦然萌生出几丝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