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葛拉拉所在的考场在二楼。二楼没画戒严线,给人的感觉挺宁静,仿佛进入了夐古的森林,考生成了森林中的化石。监考老师是猫头鹰,瞪着夜光灯般的双目,巡视着森林中的风吹草动。“化石们”开始复苏,运用最轻便的战争武器,拨弄得森林里刷刷作响。学生们是自觉的,老师监考很省心,甚至,那场语文连巡考官也没进去视察。葛拉拉答题很轻松,之乎者也,啊呢吗吧,选择,填空,大小作文,她都没有感觉出困难。尤其大作文,葛拉拉几乎是一挥而就。
原来这样。走出考场的女孩心下放松了。
第二场依旧顺利,政治嘛,都是死记硬背过的,按图索骥得了。即使发挥题,她也能东扯葫芦西扯瓢地去演绎编撰,只要答到卷子上,只要付出劳动,终归会得到报酬。至于劳动价值,权利交给判官们了。
第三场考英语,葛拉拉踌躇满志进了考场。他们的考场是轮换的,这场下来换那场,考生之间相识者也寥寥。这就是高考的严肃性。前两场,同考场的同班同学也有几个,可都相距遥远,谁也碰不着谁。哪知到了第三场,花蓉却坐在了葛拉拉的后边。花蓉的英语差,一开考便不断蹙额皱眉。葛拉拉驾轻就熟,答起来一路绿灯,很快,题已做了三分之二。花蓉仍在卷面间盘桓,肯定是被某道题难住了,而且难度不小。面对着静得瘆人的考场和两位并不凶神恶煞的监考,花姑娘萌生出一股邪念。她把一道题写在一张纸条上,团成纸蛋,怕葛拉拉不注意,悄悄用脚碰了一下葛拉拉,然后悄悄地轻轻地将纸团扔在了葛拉拉的桌上。葛拉拉迅速收起纸团,展开一看,是一道汉译英,提笔写下了答案。可是,怎么传递给花蓉呢?万一被发现怎么办?女孩犹豫了。不传吧,出考场怎么跟花蓉解释?同一战壕的战友啊!也许,也许这一题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葛拉拉的恻隐之心洞开。她往后靠了下课桌,示意花蓉警惕,然后两指尖捏起纸团,佯装往脖子搔痒,抬起胳膊用中指将纸团弹向后边。哪知葛拉拉术业没专攻,那纸团偏离了轨道,沿着花蓉的桌边滑落在地上。花蓉弯腰去捡,恰被走进门的巡考官发现,逮了个正着。
花蓉和葛拉拉被清出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