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马

筹马

筹马,用象牙做成,形状如同箸的一半,取其方直和长阔,两面都可以画色采。如果没有象牙,剖竹子制作也很方便。参与博戏的人入局之后,囊家先给出筹马,用来代替青蚨、白镪。筹马的规制大小参差不一,有的值一千,有的值一百,有的值十钱,这样可以随意出注,转换使用。局散了之后,胜负已经分出,就比较得失的筹马,获得钱财的报偿。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点筹”(见《唐书·中宗纪》)。

考察《楚辞》中有一句:“菎蔽象棋”,王逸注解说这是将菎玉制成箸,将象牙制成棋;还有一句:“晋制犀比”,注释解释说意为晋国的工匠制作博箸,搜集犀牛角作为雕饰。

马融的《樗蒲赋》说:“矢子用蓝田玉,让卞和来雕刻;马用犀角象牙做成,细细雕琢打磨。马用来抵御对手、保护自己,筹用来发动指示,矢效仿兵卒数目众多。”“筹用来发动指示”,就是《淮南子》中所说的“擅长博戏的人得筹必定多”的意思。

李翱的《五木经》论述:“王采有四种,甿采有六种。行马的步数从十六笑到二筴不等,依次对应投掷得到的采数。”筴,就是筹。马和筹,本来是两种东西,现代统一称之为“筹马”。凡是博戏都可以用到。又说:注,是马所负载之物。看钱财将要出尽时,便倾尽所有负载的出手,这叫做“孤注”(见《宋史·寇准传》)。俗称作“尽手钱”。

状元,筹中最大的叫做“状元”,有六十四注。其次小一点的叫“榜眼”,叫“探花”,各三十二注。依次到“秀才”最小,仅一注。用骰子卜测采数,看骰子掷出的筹数的得失多少。一局比完之后,计算筹数来分胜负。另外还有一筹叫做“场谱”,逐一记载得失筹的多少数目,以杜绝不必要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