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①

下马

凡马每二十匹用犀象刻成,或铸铜为之如大钱样,刻其文为马,文各以马名别之;或只用钱,各以钱文为别,仍杂采染其文。词曰:

夫劳多者赏必厚;施重者报必深。或再见而取十官,或一门而列三戟。又昔人君每有赐,臣下必先乘马焉。秦穆公悔赦孟明,解左骖而赠之是也。丰功重锡,尔自取之,予何厚薄焉?

【注释】

①下马:打马时吃子规则之一。

②十官:马戏中士卒之长。

③一门三戟: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可在邸院门前立戟。

④秦穆公二句:《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晋军)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晋襄公从文嬴之请,赦三将还秦,既而悔之,“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故易安此处用典有误,“秦穆公”应作“晋襄公”是。

⑤丰功重锡:锡,通“赐”。大功厚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