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马
筹马,以象牙为之,如箸形之半,而取其方广,两而皆可画彩。如无象牙,剖竹亦便。博徒入局,囊家①先给筹马,以代青蚨②、白镪③,其制大小参差。或当千,或当百,或当十,以便随意出注,并转换之用。局散之后,胜负既分,则较其得失之筹以取偿于阿堵。古所谓“点筹”也(见《唐书·中宗纪》)。
考《楚词》:“菎(《后汉书》注作“琨”)
【注释】
①囊家:设局聚赌抽头取利者。
②青蚨:一种虫。形似蝉而稍大,可食用。取其子,母必飞来。传说以母青蚨或子青蚨的血涂钱,钱用出去还会回来。
③白镪:亦作“白锵”。白银的别称。蔽象棋”,王逸注谓以菎玉作箸,象牙为棋;“晋制犀比”注谓晋工作博箸①,比集犀角为雕饰。
马融《樗蒲赋》云:矢②则蓝田③之石,卞和④所攻①;马②则元犀象牙,是磋③是礲④。马为翼距⑤,筹⑥为策动⑦,矢法⑧卒数。按筹为策动,即《淮南子》所云“善博者得筹必多”也。
【注释】
①《楚辞》:“晋制犀比,费白日些。”王逸注:“晋,国名也。制,作也。比,集也。……言晋国工作簙棋箸,比集犀角以为雕饰,投之皜然如日光也。”
②矢:指樗蒲棋局上的矢子,排列成阵,数量较多,多分成数个战阵,模仿兵卒,矢阵中间有关道相隔。
③蓝田:县名。在陕西省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渭河支流灞河上游。秦置县,以产美玉闻名。
④卞和: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注释】
①攻:雕刻,雕琢。
②马:樗蒲中的棋子,象征攻城略地的战将。游戏时每人四马,依靠投掷五木决定马的行棋步数。游戏的目标是跨过矢阵和关塞,攻下对方之马。
③磋:磨光象牙。
④礲:同“砻”,打磨。
⑤翼:辅助。距:通“拒”。翼距,谓有助于抵御对手。
⑥筹:古代记数和计算的工具。
⑦策动:发动指示。
⑧法:效仿。
李翱《五木经》:王采①四,甿采六②,自十六笑以至二筴③,次第随所掷之采以为筴之赢绌④。筴,即筹也。马之与筹,本为二物,今则统言之曰“筹马”。凡戏皆可用之。又曰:注,马负者。视钱将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见《宋史·寇准传》)。俗谓之“尽手钱”。
【注释】
①王采:指掷出卢,白,雉,犊中的任何一采。王采四,意即王采包括卢,白,雉,犊四种采。
②甿采:与王采相对,甿,田民之意。甿采即民采。甿采六,指开,塞,塔,秃,橛,枭六种采。按其中枭,有两种变化。详细参考史良昭所制表,见《枰声局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9页。
③筴:掷五木后得到采数所规定的的行棋步数。按十六笑为卢,五木皆黑,为最高之采;二筴为枭,为最少的筴数。(具体的卢枭樗蒲概念,参考程大昌《樗蒲经略》中的详细解释。)
④赢绌:增减、伸缩、进退。
状元,筹者最大曰“状元”,为六十四柱。次差小曰“榜眼”,曰“探花”,各三十二柱。递至“秀才”最小,仅一柱。以骰子卜彩,视其所掷为筹之得失高下。局毕,计筹以分胜负。另有一筹曰“场谱”,开载①得失高下之数,以杜争兢。

【注释】
①开载:逐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