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酒: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魏晋风度与隋唐新声》简介
《诗与酒: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魏晋风度与隋唐新声》这本书是由.高有鹏著创作的,《诗与酒:中国民间文艺思想的魏晋风度与隋唐新声》共有44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 第一节 《山海经》遗音 第二节 《搜神记》《世说新语》及其他 一、鬼之董狐:干宝的《搜神记》 二、清言渊薮:...
2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
汉代历史时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汉代历史文化戛然中止;汉代的风与俗仍然以众多民间文学的形式继续弥漫。 诚然,时过境迁,一切都在静悄悄发生变化。 黄巾起义采用民间文...
3
第一节 《山海经》遗音
《山海经》作为神巫之书,可看作后世神怪典籍的先声。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结合,神仙作为一种人生境界被民间文学所接受,神怪文学也因此繁盛于世,其中保...
4
第二节 《搜神记》《世说新语》及其他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保存上,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对双璧,分别代表着两类文化风格的民间文学集成。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两部典籍就是民间文...
5
一、鬼之董狐:干宝的《搜神记》
《搜神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却说“干宝《搜神总记》十卷”,今存二十卷为明代胡应麟所辑(另有明代高濬所辑本)。《晋书》卷...
6
二、清言渊薮:刘义庆小说中的民间传说故事
与干宝的志怪小说相比,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幽明录》和《宣验记》则表现出志人的文化风格。其《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或志人)小说的集大成,它所描写的“魏晋风度”“...
7
三、《水经注》与民间传说
注释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存在着;一些文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见解,评说和解读前人或当世人的作品,形成了注释的文化时尚。如郭璞对《山海经》的注释,刘...
8
四、《荆楚岁时记》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矛盾并不局限于国家和民族的内部,其社会政治格局由汉代社会单纯的家族体制,改变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繁纷变换;矛盾的加剧,促使人们的视野拓展,人们的思...
9
第三节 佛教经典编译的民间文学意义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汇聚,与异域文化形成广泛交流,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佛教文化编译著作,其中包含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来自异域印度...
10
一、外来的和尚:起源于异域被中国化的传说故事
有许多起源于佛教文化的民间故事在后世流传甚广,其中的生活哲理性意义能够得到广泛认同,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盲人摸象,形容看问题片面、主观,不懂全局,这是一个在历史...
11
二、本地姜:起源于中国本土被佛教文化所借用或再生故事
本地,同样是一个历史文化地理的概念。对于民间文学而言,没有本地个性,就无从显示其地域产生与分布的存在。许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文化需要具体的交往,而任何交往总是有...
12
三、异域同体共述现象
除了本土与异域故事之间不同出发点的相互影响,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异域故事即佛教文化中民间故事同一题材的共述及其异同现象。如鳖与猴子故事,具有明显的斗智色彩,与《孙...
13
四、生活故事的重要源头
生活故事的核心在于通过一定的场景再现方式,述说某种社会生活中作为日常应该遵守的生活规则及其道理。 生活故事是民间文学史上尤为重要的一页,它通过生活中不同的方面,...
14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歌谣和谚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歌谣和谚语在保存上有两个渠道,一是当时人的直接记述,一是后世人对此追述。由于多种原因,保存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属于后者,主要保存于宋人郭茂倩...
15
第一节 魏晋歌谣的时政意识
一个时代的民歌,尤其是爱情民歌,无论它曲调有多么美丽,意味有多么深长,都不能说是这个时代的镜子。表现这个时代最直接、最深刻的作品,一般都数时政歌谣。魏晋南北朝时...
16
第二节 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具有鲜明的文化风格,即以爱情的讴歌为主要内容。这除了采集民歌者所具有的以“艳曲”为主的倾向,还与南朝民间文化传统与人文产生机制等因素相关。如在《三国...
17
一、吴声歌曲
“吴声歌曲”的流传地主要在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对其进行总结道: 《晋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
18
二、西曲歌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道: 西曲歌有《石城乐》《乌夜啼》《莫愁乐》《估客乐》《襄阳乐》《三洲》《襄阳蹋铜蹄》《采桑度》《江陵乐》《青阳度》《青骢白马...
19
三、神弦歌
南朝民歌在“吴声歌曲”和“西曲歌”之外,还有一种“神弦歌”,《乐府诗集》把它归入“清商曲辞”,存18 首。《古今乐录》中载其11 曲、其词17 章,其名见之于《...
20
第三节 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民歌今所见者,主要保存于《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他如《杂曲》《杂歌谣辞》中也有零散保存。崇尚自然风光,崇尚勇猛刚武,是北朝民歌鲜明的文化主题。鼓...
21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谚语的保存
在民间文学史上,谚语是更为独特的部分。谚语的句式一般短小、精悍,人们用极其简练、准确而形象的语言,完整地表达某种经验。这种艺术形式,通常是非常零散地保存在典籍中...
22
第三章 民间文学中“药”与“酒”的时代特色
时代的诉求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与职责。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色被人概括为“药”与“酒”,极具时代意义。所谓“药”与“酒”,其实就是济世,就是救世;在“药”...
23
第一节 旧瓶装新酒
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变化离不开对历史遗产的继承。这种现象相当于我们惯用的比喻,叫旧瓶装新酒。有些传统故事模式并没有彻底改变,但是,其文化内涵已经有所改变。因此,酒故...
24
第二节 穿越时空的神仙世界
在鬼神世界中,鬼与神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神的崇高神圣,与鬼的低下与庸俗,构成毁坏世界者与监督保护世界者的巨大差异。在神鬼之间,有一个连接二者的群体,就是神仙部落...
25
第三节 报应传说
报应,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中国民间文化历史发展中体现出的重要人生理念,人们提倡积善行德,多做好事,包括帮助他人克服困难与珍爱生命。同时,...
26
第四章 隋代民间文学的新发展
隋唐时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继承。但是,历史的进步并不是仅仅靠继承,更重要的是创造;只有创造,才能有发展,才能有文化的飞跃与辉煌。当然,这种...
27
第一节 隋朝民歌
民歌,或曰民间歌谣,是特殊的历史文化形式。 隋代历史太短,民间文学被记述的不是太多,除了《乐府诗集》等典籍有一些保存外,《隋书》《北史》等史籍中也有零星保存。《...
28
第二节 隋朝故事
故事是因为不同的社会历史生活而形成不同语言形态的叙事,并形成一定的叙事传统与叙事模式。 隋朝故事就是来自底层社会眼中、耳中和口中,对于隋朝社会生活不同方面不同内...
29
第五章 唐代民间文学的发展
唐代文化的辉煌,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在这个非凡的时代里,与隋王朝杨氏一样具有鲜卑血统的唐代统治者,同样注重创新,积极吸收中原之外的异质文化,开拓视...
30
第一节 《大唐西域记》
唐代文化表现出开阔的胸襟,一方面是广为吸收域外文化及中原地区之外的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则把自己的文化播向五湖四海,任那些遣唐使去瞻仰并移向异邦。《大唐西域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