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S体系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2025年09月26日
三、PWS体系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PWS是Prognosis of Water and Salt的缩写,即为区域性的水盐运动监测预报。
预报的目标和技术指标要求,决定于预报区区域水盐运动的特点和调节管理的需要。如针对某大中型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提供的区域水盐运动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干旱半干旱地区灌区中近期(一年或多年)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为农田综合治理和水盐管理的预测预报等。本书内容以后者为主。由于黄淮海平原受半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水盐运动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因此需要提供小流域或县级的,最小时限为一季的旱、涝、盐情预报。预报图幅比例尺可设计为1∶100000。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指标。这类预报体系的建立,无疑也将有利于解决中近期工程建设提出的区域水盐预报任务。
PWS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方法论是系统分析,技术体系是常规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监测技术和手段的综合。
以上对区域水盐运动的理论性阐述和系统分析,决定了本体系的逻辑程序、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主要内容是:
(1)前期工作和准备工作包括:①对本区水盐运动规律特点的研究和系统分析,以及相应的背景资料的收集;②建立监测系统以取得预报所需的实测资料。
(2)分别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和土壤水、盐4个子系统建立概念及预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预报模型。同时,选用相应的方法实施和检验。
(3)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计算机技术,分别实现地下水水位、水质和土壤水分、盐分预报图输出的自动化,并进而分别生成旱情、涝情和盐情预报图及有关数据、表格和文字预报资料。
此体系的结构和工作流程见图2.9。

图2.9 PWS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