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壤盐渍化状况及其演变分析

三、区域土壤盐渍化状况及其演变分析

以上两节对区域土壤盐渍化类型和盐分剖面的分析,可以使人们从一次性土壤调查的结果,得到以下信息:

①该区盐渍土的主要盐分变量和它们的数量水平;

②盐渍土类型和级别以及它们的特点;

③盐分剖面类型和所占比例;

④离子剖面状况。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分析得出该区域土壤盐渍化状况。由以上曲周测报区的典例,可以具体化地由以下方面说明近期该区盐渍土的发展方向:

①从较均匀分布的该区56个土壤样本0—20厘米含盐量统计,其中非盐渍化土壤已占全部样本的35.7%,轻盐渍化土壤占32.1%,中度盐渍化土壤占23.2%,重盐化土壤5.4%,盐土占3.6%。对作物生长威胁不大的轻盐化潮土和非盐化潮土样本共占67.8%,约2/3。虽然这不是面积%,但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②从盐分剖面分析,淋洗型和底聚型剖面已占98个样本总数的52%,再加下聚型剖面,共占63.3%。这说明淋洗过程较强的剖面巳占2/3,表聚型只占19.4%。

③19个表聚型剖面,虽然表层含盐量均较高,但典型的表聚剖面只有4个。从离子分布状况分析,其他表聚型剖面不同程度都有淋洗现象,已开始了脱盐过程。

④非盐渍化土壤剖面中弱度淋洗者达43.3%,这一部分土壤可以认为是由于各种改良措施或自然条件的变化,由盐渍化土壤脱盐而来的。是盐渍化土壤向非盐化土壤演变的初级阶段。

⑤从离子剖面分析,中聚与下聚剖面中,大部分都存在包括Cl-离子在内的各种离子的盐峰,说明现阶段存在着淋洗作用。

以上各方面的分析都可以说明,目前曲周北部盐渍化土壤中,盐分的上行与下行两股力量的较量与对比,后者已大于前者。因此,脱盐化是该区盐渍化土壤近年来演变的总趋势。

曲周北部地区自70年代开始逐步改良以来,排水条件改善,又采用了综合农业措施,其中灌溉条件的改善也是脱盐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北部地区灌溉面积巳达1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5%

该区的两个盐土剖面都是处于无灌溉条件的农田或荒地上。而表聚型剖面中已有淋洗现象的剖面,大都巳具有或初步具有灌溉条件,种植棉花或小麦。中聚与下聚型土壤剖面也大部分处于灌溉条件的麦田,或灌溉条件稍差的棉田。

由于上述曲周北部的自然条件、工程措施、灌溉条件和种植作物的变化,使土壤中水分和盐分的下行运动加强。虽然其上下行强度对比有季节性变化,但近年来水盐运动总趋势是朝脱盐方向发展的,这一点可以由以上各方面的分析给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