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有效的原因
图3-4我们在介绍线索记忆为什么科学有效时用到过。图3-4是一个神经元的结构,也就是脑细胞的结构。左边膨大的黑色部分被称为细胞体,细胞体的四周有许多短而粗的分枝,这些分枝的形状非常像树枝,因此被称为树突。这是一种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形式。是不是思维导图的结构与脑细胞的结构惊人地相似?
我们在介绍线索记忆时说过,越相似越有效,线索记忆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符合脑细胞的结构及运作原理,同样,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也是因为它与脑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而越相似越有效。

图3-4 神经元的结构

图3-5 脑细胞的结构与连接
图3-5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中脑细胞的结构图,树突的形状同样也是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形式。
人的大脑是分左脑和右脑的。左右脑理论是由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最先提出来的,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罗杰·斯佩里通过对裂脑人的研究,揭示出了人类大脑中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区别。人类的左右脑之间本来是由胼胝体相连的,胼胝体断开或分裂的人被称为裂脑人,因此裂脑人左右脑之间的信息是互不相通的,据此可以分别研究左脑和右脑所具有的功能。
左脑被称为抽象脑,分管逻辑、语言、数学、文字、推理和分析等功能;右脑被称为形象脑,分管图画、音乐、韵律、情感、想象和创造等功能。由此可见,左脑和右脑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同时对记忆和信息的处理效率也是不一样的。从一些生活经验中也可以看出来,比如你看到一个人,感觉很熟悉,似曾相识,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但是一时又说不出他的名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你感觉在哪里见过他,是因为你曾经认识这个人,你记住了这个人的外形轮廓,特别是脸部的特征,这些特征属于图像信息,是右脑的功能;你说不出他的名字,是因为名字属于文字信息,是左脑的功能。你认识他的时候,你是同时记住了他的脸部特征和名字,隔了一段时间再次相逢时,你却只记住了他的脸而忘记了他的名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对图像的记忆能力要比文字的强。其背后的原理我们之前在介绍图像记忆和线索记忆的区别时也介绍过,是因为图像内部具有更多的线索,所以记忆效率比文字要高。又比如,当你听到一段熟悉的旋律时,你可以跟着旋律轻轻地哼唱起曲调,却一时想不起歌词来,为什么呢?同样的原理,旋律是属于右脑的功能,而歌词是属于左脑的功能。
从前面思维导图的起源中可以看出,思维导图是综合使用了左脑的文字、数字和右脑的图画、空间感等功能,因此使用思维导图要比单独使用文字更有效。
综上,思维导图为什么有效呢?一是因为思维导图的结构与脑细胞的结构惊人地相似,二是因为思维导图综合使用了左右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