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并称的记忆方法
作家并称,既然是并称,就至少有两个作家,如“南宋四大家”有四个作家。“南宋四大家”分别是杨万里、尤袤、范成大和陆游。在这个知识点中,四个人名是四个信息点,加上问题“南宋四大家”一个信息点,共有五个信息点。记忆的方法之前也介绍过,四个人用一字法,找到的组合是“大陆里袤”,同音为“大陆礼貌”,问和答之间利用一对法,把“大陆礼貌”和“南宋四大家”之间相连接,可以想象为“南宋时大陆的作家都比较有礼貌”,这样就把问和答的五个信息点全部连接在了一起。这种知识点的记忆采用的是一字法和一对法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一字法,即怎样找出合理的、有趣的一字法组合。
怎样找出合理的、有趣的一字法组合呢?这是线索记忆法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相对比较花费精力的一环。对于一个知识点,如果你在第一次记忆时就能找出一组有趣的一字法组合,那么接下来的记忆和复习就会变得非常简单、非常容易。
找出一字法组合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排列组合”的方法。有时只需排列一组就可以找出一个比较好的组合,有时需要穷尽所有的组合才能找出。我们举两个例子来介绍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我们就按照当前这四个人名字的排列顺序依次来组合一下。首先是关汉卿和郑光祖两个作为一组,分字依次组合的方式如下(注意这种组合是双向的)。

关跟郑:争冠 关跟光:观光 关跟祖:官族
汉跟郑:汗蒸 汉跟光:寒光 汉跟祖:汉族
卿跟郑:清蒸 卿跟光:青光 卿跟祖:无
得到的词语包括争冠、观光、官族、汗蒸、寒光、汉族、清蒸、青光。然后把剩下的两个人名,即马致远和白朴作为一组,同样分字依次组合如下。

马跟白:白马、百马 马跟朴:无
致跟白:直白、白纸 致跟朴:质朴
远跟白:圆柏 远跟朴:园圃
得到的词语包括白马、百马、直白、白纸、质朴、圆柏和园圃。
然后把前后得到的两组词语相组合,即将争冠、观光、官族、汗蒸、寒光、汉族、清蒸、青光和白马、百马、直白、白纸、质朴、圆柏、园圃相组合,可以得到的较好的一字法组合有“百马争冠”“白马观光”“园圃观光”等。
最后就是从得到的一字法组合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组合,怎样挑选呢?首先要看这个一字法组合好不好理解,其次要看这个一字法组合与问题的连接好不好想象。依据这两个原则,从以上组合中可以挑选出“百马争冠(白马郑关)”这个组合,“百马争冠”与问题“元曲四大家”运用一对法相连接,可以想象为“元曲四大家在观看百马争冠”。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线索记忆链条。当然你也可以挑选“园圃观光”,与问题相连接为“元曲四大家在园圃中观光”。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年龄和知识储备不一样,选择的一字法组合也可能会不一样,我们不必拘于一格,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依照前面的组合顺序组合不出像“百马争冠”这样比较好的一字法组合,那么我们还可以接着组合,比如关汉卿和马致远一组,郑光祖和白朴一组;或是关汉卿和白朴一组,郑光祖和马致远一组。发挥想象力,我们最终总能找到一组比较好的一字法组合。
再看一个例子。“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按照这个顺序,先把王勃和杨炯作为一组,再把卢照邻和骆宾王作为一组,组合后得到的词语如下。
王勃和杨炯:汪洋、仰望
卢照邻和骆宾王:裸露、着落、濒临
组合两组词语,可以得到的一字法组合为“濒临汪洋”。就帮助记忆而言,这个组合效果一般。
我们再看下一种组合方法:王勃和卢照邻作为一组,杨炯和骆宾王作为一组,组合后得到的词语如下。
王勃和卢照邻:路网、网罩、录播、柏林
杨炯和骆宾王:洛阳
组合两组词语,可以得到的一字法组合为“洛阳路网”或是“洛阳网罩”,这两个组合效果也一般。
我们再看最后一种组合方法:王勃和骆宾王作为一组,卢照邻和杨炯作为一组,组合后得到的词语如下。
王勃和骆宾王:菠萝、萝卜
卢照邻和杨炯:朝阳
组合两组词语,可以得到的一字法组合为“朝阳菠萝”或是“朝阳萝卜”。
综合以上三种组合办法得到的一字法组合,共有“濒临汪洋”“洛阳路网”“洛阳网罩”“朝阳菠萝”“朝阳萝卜”这五个组合。我们感觉“朝阳菠萝”这个组合不错,如果将它与“初唐四杰”利用一对法进行连接,可以想象为“初唐四杰都喜欢在朝阳中吃菠萝吗?”一对法的连接也不错,所以最终挑选的一字法组合是“朝阳菠萝(照杨勃骆)”。
从以上示例可以看出,作家并称的记忆方法总共分两步:首先是从答案的各个信息点中各找出一个字来做一字法组合,然后是将问和答利用“一对法”相连接。另外,从以上的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线索记忆的四种元方法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元方法是一字法。一字法是从一个信息点中挑出一个字来代表这个信息点,以达到以点代线的效果,然后把这些字组成一句有意义的话,这一句话就是一根线,一根串起所有信息点的线,一根记忆的线,也是一根回忆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