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梳理和记忆实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为《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中心词即为本节课的题目。这一课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主要介绍的是元谋人,结合中心词,这部分的一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元谋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标题分别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它们本身就可以作为这两个部分的一级关键词。因此本课的一级关键词共有3个,分别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细读“元谋人”这一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这一句的关键词是“早期人类”;“云南元谋县”是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约170万年”是元谋人生活的“距今时间”;“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是元谋人“掌握的技能”;“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在历史中的“意义地位”。因此这一部分的二级关键词分别是“早期人类”“发现地点”“距今时间”“掌握技能”和“意义地位”。
细读“北京人”这一部分,“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是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北京人生活的“距今时间”;“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是北京人的“外貌特征”;“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是北京人生活中“掌握的技能”;“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是“火的作用”,“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火的意义”,这两者可合并为“火的使用”。因此这部分的二级关键词分别是“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外貌特征”“掌握技能”“火的使用”。
细读“山顶洞人”这一部分,“距今约3万年”是山顶洞人生活的“距今时间”;“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是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交换生活用品”“爱美意识”“埋葬逝者”是山顶洞人生活中“掌握的技能”。因此这部分的二级关键词分别是“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和“掌握技能”。
根据上面找到的中心词、一级关键词、二级关键词及其对应的课本内容,本课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5-1所示。

图5-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思维导图
根据课本内容和梳理出的思维导图,以及之前介绍的线索转化方法和线索连接方法,《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及其线索记忆的加工方法如下。
◎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一字法:北京元顶(北京园丁)
一对法: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一个北京园丁首先发现的吗?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
转线索:元谋人(猿模样的人)(增字法)
故事法: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像猿模样的人吗?
◎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会制作工具和使用火。
一字法:火工(火攻)
一对法:元谋人有没有掌握火攻的技能?
◎北京人:发现于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打制石器和保存火种。
转线索:70(骑士)、20(儿时)(同音法)
故事法:这几个北京的骑士儿时经常在龙骨山上训练。
◎北京人的外貌特征:
①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一字法:脑鼻额眉嘴颧(老比峨眉醉拳)
一对法:一个头骨奇特的北京人老是要和我比试峨眉醉拳。
②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转线索:157(硬武器)(近音法)
一字法:上似下长(上司下场)
故事法:那个北京人的上司正要拿着一件硬武器下场来救他。
◎火的作用: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一字法:寒食兽明(汉室寿命)
一对法:发挥好火的作用可以延长汉室的寿命吗?
◎山顶洞人: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距今约3万年,掌握的技能有磨光石器、人工取火、交换物品,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
一字法:交爱人磨埋(教爱人摸脉)
一对法:一个山顶洞人正在教他的爱人怎样给别人摸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