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的梳理和记忆实例

1.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的梳理和记忆实例

初中地理科目目前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两个教材版本是人教版和湘教版,这里我们选取了人教版的课文来进行介绍。不同于历史、道德与法治的按课编排,地理科目是按照章节进行编排的,我们首先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为例进行介绍。可以把这一节的标题《大洲和大洋》作为中心词。这一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为“地球?水球?”可以把这个标题作为一级关键词。第二部分的标题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七大洲”和“四大洋”,可以把这两个信息点作为一级关键词。因此这一节的一级关键词共有3个,分别是“地球?水球?”“七大洲”“四大洋”。

细读“地球?水球?”这一部分,“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介绍的是地球海陆分布的状况,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介绍的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海陆分布情况,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北半球”和“南半球”。因此这部分的二级关键词共有3个,分别是“海陆分布”“北半球”和“南半球”。

细读“七大洲”这一部分,“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亚洲的面积最大,大洋洲的面积最小”,这部分介绍的是各个大洲的面积大小情况,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面积大小”;附图中介绍了“半岛”和“海峡”这两个概念,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概念”;第二段介绍的是东半球各洲的分布情况和分界线,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东半球”;第三段介绍的是西半球各洲的分布情况和分界线,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西半球”;第四段介绍的是南极洲的基本情况,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南极洲”。因此这部分的二级关键词共有5个,分别是“面积大小”“概念”“东半球”“西半球”“南极洲”。

细读“四大洋”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海和洋的概念,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概念”;然后具体介绍了包括哪四个大洋,二级关键词可以提取为“包括”。因此这部分的二级关键词共有2个,分别是“概念”和“包括”。

根据上面找到的中心词、一级关键词、二级关键词及其对应的课本内容,本节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5-7所示。

图5-7 《大洲和大洋》思维导图

根据课本内容和梳理出的思维导图,以及之前介绍的线索转化方法和线索连接方法,《大洲和大洋》这一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及其线索记忆的加工方法如下。

◎地球海陆分布:71%是海洋,29%是陆地。

转线索:71(奇异)(同音法)、29(二舅)(同音法)

故事法:陆地上生活的二舅一直向往着奇异的海洋。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一字法:南海北陆(男孩被掳)、北极洋、南极陆(被寄养、难记录)

一对法:男孩被掳走后,被寄养在南北半球的具体什么位置,现在很难查找到记录。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一字法:南亚北欧大非极(南亚北欧大飞机)

一对法:这架大飞机不仅可以在南亚北欧飞,甚至可以在七大洲之间来回飞。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转线索:格陵兰(蓝领哥)(倒字法)

故事法: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上生活着好多蓝领哥。

◎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转线索:非亚(肥鸭)(一字法)、苏伊士(苏医师)(同音法)

故事法:苏医师打算骑着运河中的一只肥鸭横跨两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转线索:巴拿马(把那马)(同音法)

故事法:把那匹马给我,我就可以在美洲南北横行。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

一字法:海边洋心(海边养心)

一对法:他去海边养心时,了解了好多关于海洋的知识。

◎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一字法:太大印北(太大银杯)

一对法:他在大海边捡到一个银杯,那个银杯的表面积真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