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文言文的记忆方法
记叙类文言文的记忆方法,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先理解后记忆”,总共分为两步:先用理解记忆,后用线索记忆。第一步是理解,先用思维导图梳理清楚文章的结构(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前面已有介绍),结构梳理清晰后文章就非常容易理解,容易理解也就容易记忆。第二步是记忆,用线索记忆法记住前前后后的每一句话,使用的方法是一字法加一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用一字法,将文章的每一句挑一个字组成一句有意义的话;然后用一对法,把用一字法组成的句子与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也是思维导图中这段话所对应的关键词相连接。其中,理解用的工具是思维导图,总结的是大线索,是天然就存在的线索;记忆用的工具是线索记忆,加工的是小线索,是人工加工出来的线索。
我们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中《湖心亭看雪》为例,介绍一下记叙类文言文记忆的具体操作方法。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篇文言文不足200字,叙事、写景和抒情却样样不落。我们来逐句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崇祯五年十二月”叙述的是事情发生的时间,关键词即“时间”;“余住西湖”叙述的是事情发生的地点,关键词即“地点”;“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叙述的是事情发生的原因,因为下了三日的大雪,湖中的人声和鸟声都消失了,很寂静,所以才想去湖心亭看一看雪景,关键词即“原因”;“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叙述的是这件事情的准备工作,关键词即“准备”。以上四句分别叙述了湖心亭看雪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所做的准备工作,因此上一级关键词即“叙事”。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是对西湖夜雪的总体描写,关键词即“总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对西湖夜雪的分点描写,关键词即“分写”。以上两句分别从总体和细节两方面利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夜晚西湖的雪景,因此上一级关键词可总结为“西湖夜雪图”。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描述的是事件中的人物,关键词即“人物”;“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描述的是人物的对话,是游览经过,关键词即“经过”。以上两句描述的是作者与人在湖心亭中饮酒的经过,上一级关键词可总结为“雪中饮酒图”。
“西湖夜雪图”和“雪中饮酒图”都是写景,因此,再往上一级的关键词是“写景”,与前面的关键词“叙事”并列为一级关键词。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是借舟子的口来抒情,是事情的结果,关键词即“结果”,上一级关键词就是“抒情”,与前面的关键词“写景”和“叙事”并列为一级关键词。
依照上面找到的各级关键词及其对应的文章内容,本文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4-1所示。

图4-1 《湖心亭看雪》理解记忆
对照思维导图来看,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但这只是文章的主线,并不能让你把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完整地背诵下来,怎样对文章内容进行具体记忆呢?这就要用到线索记忆法,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一字法加一对法。
本文叙事中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句型比较短小,根据思维导图即可记忆。准备工作中的“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四小句要用到一字法。之前介绍过,一字法首选首字,因为有首字效应。这四句的首字为“是余拥独”,运用同音法转化后可以是“市域拥堵”,然后运用一对法将其与这几句话所对应的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准备”进行连接,可以想象为“因为今天市域有些拥堵,所以我准备走西湖边”。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线索链条。
接下来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这四句,本来“湖上影子”是属于接下来的分写中的首句,因为与“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三句加在一起正好是四句,下面分写中剩下的也是四句,而四句是最容易找一字法的,所以我们这里把它提了上来。这四句选四个首字后是“雾天上湖”,这四个字本身就有意义,不需要再进行转化,将其与对应的关键词“西湖夜雪图”运用一对法进行连接,可以想象为“雾天上西湖去看夜雪”。
接下来“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四句,一字法选用首字为“惟湖与舟”,同音法转化为“维护宇宙”,将其与对应的关键词“西湖夜雪图”运用一对法进行连接,可以想象为“我们要维护好西湖的环境,因为它的夜雪图是宇宙中最美的画面之一”。
运用同样的方法对余下的内容进行线索连接,本文绘制出的线索记忆思维导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湖心亭看雪》线索记忆
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以把理解记忆和线索记忆的思维导图合并成一张。除此之外,一篇古文的学习还包括其他内容,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中心思想,还有文言词汇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如果把这些整理好后都绘制在一张思维导图上,那么整篇古文的所有知识点就都一目了然了。依照这个方法,本文最终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4-3、图4-4所示。(因为思维导图过长,一页无法放下,因此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分别放在两页中,同学们平常使用时最好放在一张思维导图中,下同。)

图4-3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导图(上)

图4-4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导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