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的思维导图
“收”的思维导图主要是用来总结别人的思想,将一篇文章或是一节课的章节内容总结归纳到一张思维导图上,可以将书由厚读薄。我们以语文中的一篇古文和历史中的一节课为例,介绍一下“收”的思维导图怎样来绘制。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绘制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选中心词,这篇古文的题目是“与朱元思书”,这个题目就可以作为中心词,我们把它绘制在思维导图的中心。第二步是选一级关键词,这篇古文共有三段,分别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把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各自提炼出一个关键词来,就可以作为三个一级关键词。
文章中第一段是从总体上描写了富春江的景色,因此这一段的一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总写”。它是怎样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的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这是抬头看到的远景,因此这句的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远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是低头看到的近景,因此这句的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近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是总体的概述,奇山异水,总领下文,因此这句的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总景”。这样,这一段的一级关键词就是“总写”,二级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远景”“近景”和“总景”。
第二段是描写富春江的江水,分写了第一段所说的“异水”,因此这一段的一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分写(异水)”。具体是怎样描写异水的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两句是从静态方面来描写水的清澈,因此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水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句是从动态方面来描写水的急速,因此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水急”。这样,这一段的一级关键词就是“分写(异水)”,二级关键词有两个,分别是“水清”和“水急”。
第三段是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分写了第一段所说的“奇山”,因此这一段的一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分写(奇山)”。它是怎样描写奇山的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句是从视觉方面描写了山的形势或是气势,因此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山势”。“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两句是从听觉方面描写了在山里听到的声音,因此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山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描写了作者的感受和对朱元思的劝告,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抒情”。“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句描写了枝叶的繁茂和山里的光线,因此二级关键词可以提炼为“山光”。这样,这一段的一级关键词就是“分写(奇山)”,二级关键词有四个,分别是“山势”“山声”“抒情”和“山光”,当然你总结为“视觉”“听觉”“感受”和“光线”也是可以的。
依据上面提炼出来的中心词、一级关键词、二级关键词和其对应的具体内容,我们所绘制的这篇古文的思维导图如图3-8所示。

图3-8 《与朱元思书》思维导图
历史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一课为例,介绍一下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这一课的标题为“五四运动”,可以把它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这一课共有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小标题,分别是“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小标题作为本课的一级关键词,这样这幅思维导图就有三个分支。
第一部分描写的是五四运动的爆发。通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来提炼二级关键词,我们发现其中主要描写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主力、口号和要求等核心信息,所以可以把这几个词语作为这一部分的二级关键词。
第二部分描写的是五四运动的扩大。通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来提炼二级关键词,我们发现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五四运动扩大后的主力、中心和结果等核心信息,同样可以把这几个词语作为这一部分的二级关键词。
第三部分是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通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来提炼二级关键词,我们发现这一部分主要是总结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等核心信息,同样也可以把这几个词语作为这一部分的二级关键词。
依据上面提炼出来的中心词、一级关键词、二级关键词和其对应的具体内容,本课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3-9所示。

图3-9 《五四运动》思维导图
由上可见,通过一幅思维导图就可以将一篇课文或是一个章节的核心内容全部梳理出来,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既有利于预习,也有利于复习,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