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踢球技术

第三节 踢球技术

踢球是指队员有目的地用脚的某一部位将球踢向预定目标的动作,踢球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比较多的技术手段,其表现形式为传球和射门两种。踢球的方法有很多,根据脚的接触部位不同,可分为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脚尖踢球及脚跟踢球等。

踢球技术的动作结构是:助跑、支撑脚站位、踢球腿摆动、踢球脚触球、随前动作等五个技术环节。

1.助跑

助跑是指踢球前的几步跑动。它的作用在于调整人与球的方向、距离,以便在踢球时使支撑脚能够处于所需要的正确位置,从而增加击球的力量。助跑最后一步要大一些,这为踢球腿的充分摆动、增大摆腿速度、制动身体的前冲和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助跑分为直线助跑和斜线助跑,助跑的方向和出球的方向相同的叫直线助跑,助跑的方向和击球的方向交叉的叫斜线助跑。

2.支撑脚站位

支撑脚的位置要以踢球腿的摆动能达到最大的摆幅、发挥最大的速度和有利于踢球脚准确地接触球的合适部位为原则。支撑脚的位置一般是由所使用的踢球方法(脚法)来决定。凡采用的踢法需要踩在球的侧方的,一般距离球10~15厘米;凡采用的踢法需要踩在球侧后方的,一般距离球25~30厘米。踢活动球时,更要掌握好支撑脚的位置。因支撑脚落地时球仍在继续运行之中,要把踢球腿后摆的时间计算在内。如追踢向前滚动的球时,支撑脚落地的位置要稍靠前,这样才能与球保持合适的距离。支撑脚要积极踏地以制动身体的前冲力量,膝关节要微屈,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保证充分地摆腿与自如地踢球。因此,支撑脚实际上起着固定支点的作用。

3.踢球腿摆动

击球力量的大小,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而主要取决于踢球腿的摆动,它是踢球力量的主要来源。摆幅大、摆速快,踢出去的球力量就大,球的运行速度就快,运行距离就远。踢球腿的摆动是在支撑脚跨步时(助跑最后一步)顺势向后摆起的。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当膝关节摆到接近球的垂直上方的刹那间,小腿加速前摆击球。

4.踢球脚触球

一般来说,用脚的某一部位击球的后中部,作用力通过球心,平直出球。当踢各种活动来球时,应准确判断来球的速度、方向,根据出球目标,合理选择踢球脚以及脚与球的部位。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已广泛地采用了弧线球(香蕉球)踢法。这种踢法主要运用脚背内侧或外侧击球,击球的作用力不通过球心,使球产生旋转,并沿着一定弧线运行。这种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此外,也可以用正脚背抽踢前旋球。

5.随前动作

踢球后随着腿的前摆和送髋,使身体重心向前移动,这样既易控制出球方向和加大踢球力量,又能缓和因踢球腿急速前摆而产生的前冲惯性,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踢球后的随前动作还便于与下一个动作衔接。

在上述五个环节中,支撑脚的站位、踢球腿的摆动、踢球脚触球是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