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球技术

第五节 头顶球技术

头顶球是指队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手段。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主要技术手段。顶球技术的动作结构是:移动选位、身体的摆动、头触球、触球后的身体平衡。

1.移动选位

由于头顶球技术是用来处理运行的空中球的一种技术,因此要想能处理好来球,首要条件是对来球的速度、运行轨迹做出正确判断,选好击球点,并及时到达顶球位置或起跳位置,同时还应考虑到自己的弹跳能力和比赛当时双方的情况,只有充分地估计了这些情况后的选位,才能保证完成顶球动作。

2.身体的摆动

身体的摆动是由身体许多部位的肌肉协调用力来完成的,其摆动顺序是由下而上,这样才可以使击球部位获得最大的速度。这一环节是顶球力量的主要来源,但球所受力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用力的大小,还受到头触球环节的准确与否及来球速度的大小等影响。顶出球的方向并非按照垂直碰撞的反射方向顶回,而是多与垂直反射方向成一定角度,为了准确地将球击到预定目标,必须在身体摆动时就考虑到来球方向与将球顶出方向间的关系,使身体摆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头触球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顶出球的准确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头的哪一部位接触球,二是用头的一定部位接触球的哪一位置。比赛中的大多数情况不是将球顶回,而是与来球方向成一定角度,并将球顶到一定距离的预定目标,因此要主动用力。在头触球时,必须使身体摆动所获得的速度与由接触部位造成的反射方向一致并指向预定目标,有时由于比赛情况无法保证身体摆动所获得的速度与由接触部位造成的反射方向一致,则必须使这两个不同的力(或速度)的合力(合速度)方向指向预定目标。

4.触球后的身体平衡

顶球者在触球后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因素:一是两臂合理摆动,二是脚步的移动,三是落地时屈膝、踝,四是来球的冲力。顶球者应根据不同的来球和顶球方法,恰当协调四者关系,维持身体平衡。腰腹肌肉用力、对球的精确判断、控制击球部位是顶球运用的关键。

由于幼儿尚处于骨骼和大脑发育不完全阶段,为了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着想,一般采用顶气球或软橡胶足球进行启蒙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