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影像:中国电影与城市空间》简介
《南方影像:中国电影与城市空间》这本书是由.霍胜侠著创作的,《南方影像:中国电影与城市空间》共有58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绪 论 “南方”作为方法 一、中国电影的“南方热” 二、“全球南方”的新视角 三、“复数”的南方 第一章 风起东南 第一节 二元空间: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
2
绪 论 “南方”作为方法
...
3
一、中国电影的“南方热”
近年,中国电影掀起一股引人注目的“南方热”,《兰心大剧院》(2019)、《爱情神话》(2021)的先后出现令观众再次聚焦上海这座悠久的电影之城。《风中有朵雨做的...
4
二、“全球南方”的新视角
如上所述,当下谈论南方电影的一个常见进路,是将其放置在“南方—北方”的权力关系格局中,认为相对于北方的中心性,南方是一个边缘性和另类性的存在。当然,这样的思路在...
5
三、“复数”的南方
通过借鉴“全球南方”理论我们发现,“南方”并不指向一个确定的空间对象,而是指向权力关系格局中的边缘者。当霸权论述发生改变,或者当我们调整观察权力关系的位置坐标,...
6
第一章 风起东南
...
7
第一节 二元空间: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
...
8
一、上海摩登文化与都市空间的崛起
1843年,上海正式对外开埠通商。此后,上海迅速开启了现代性城市发展进程。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成为国际性大都会,享有“世界第六大都市”“东方巴黎”“西边...
9
二、早期上海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早期发展与上海有着密切渊源。按照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观点,“西洋影戏”第一次在中国放映,是在1896年的上海徐园“又一村”[15]。虽然中...
10
三、《马路天使》:二元空间形构及其演变
通过对上海城市崛起背景的整体分析,以及对早期上海电影自身发展情况的大致梳理,可以发现一种二元式的基本范式贯穿其间。这种二元范式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社会认...
11
第二节 空间改造:“十七年”时期的上海电影
...
12
一、“十七年”时期上海的社会语境与电影概况
(一)“十七年”时期上海的社会语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历史阶段,一般被称为“十七年”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13
二、《霓虹灯下的哨兵》:改造消费空间
1964年上映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根据沈西蒙同名话剧改编,由王苹、葛鑫导演,讲述上海解放初期驻守南京路的解放军战士面对特务破坏和资产阶级思想冲击而发生的种种...
14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改造生活空间
里弄是上海常见的日常生活空间。前一节提到,在不少早期上海电影中,例如《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万家灯火》等,里弄都是表现底层和小人物日常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的重...
15
四、《大李,小李和老李》:建构新型空间
在上海从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的过程中,以工厂为代表的生产空间越来越多,与之毗邻和配合,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居住空间——工人新村出现了。工人新村的出现,一方面是为...
16
第三节“老上海”与“新世界”:1990年代的上海电影
...
17
一、1990年代上海的社会语境与电影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沉寂已久的上海迎来新的转机。1992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成立浦东新区,明确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在国...
18
二、《人约黄昏》与《风月》:怀旧的两种面向
(一)《人约黄昏》与“回归式怀旧” 怀旧的英文单词“nostalgia”,源于希腊语“nostos”(返回家园)和“algia”(痛苦)。17世纪,瑞士医生侯弗...
19
三、《美丽新世界》:外乡人的上海梦
《美丽新世界》是导演施润玖的电影处女作,讲述了“小镇青年”张宝根(姜武饰)机缘巧合之下到上海打拼、立足的故事。影片有着较强的现实质感,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外来...
20
第四节“全球都市”与“异托邦”:全球化时代的上海电影
...
21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上海社会与上海电影
进入千禧年之后,中国的全球化进程明显加速。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开放型的经济体...
22
二、《小时代》:都市景观里的新上海梦
《小时代》系列是“80后”作家郭敬明的代表作,最初于杂志《最小说》连载,2008年开始发行单行本,总计销售900余万册,创下出版业畅销纪录。小说累积的大量粉丝,...
23
三、《苏州河》:都市背面的异托邦
娄烨是中国第六代导演,1993年完成处女作《周末情人》,1994年拍摄《危情少女》。而2000年首映的《苏州河》才全面展露娄烨的导演才华并确立他的影像风格。《苏...
24
第二章 流动岭南
...
25
第一节 流动与异质空间:早期中国电影中的广东显影
...
26
一、早期广东电影业与电影人
生于广东的香港导演关文清曾说,“中国初期的制片业,分两条线发展。一条在上海,一条在广州。”[1]电影业之所以能够在广州发轫,与广东在中国历史中的独特位置是分不开...
27
二、早期中国电影中的广东空间雏形
以广东为背景的早期中国电影数量不多,质量也较参差,从中还难以看出鲜明独特的广东空间特性。但是,如果将视野适度拉阔,我们可以在粤籍导演的作品中辨识出一些广东空间呈...
28
第二节 冷战前哨:“十七年”时期的广东电影
...
29
一、“十七年”时期的广东电影概况
“十七年”时期的广东电影以珠江电影制片厂(简称“珠影”)为重要支柱和基础。在筹建珠影的过程中,香港影人再次扮演了催生和支援的角色。1948年,蔡楚生、王为一、陈...
30
二、《羊城暗哨》和《跟踪追击》:反特片中的广州空间
《羊城暗哨》和《跟踪追击》都是导演卢珏的作品。卢珏,广东顺德人,曾先后于重庆、香港从事电影相关工作。1952年,从香港回到广州,两年后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