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他所编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有关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农书”之一。
贾思勰,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光南)人,生卒年不详。北魏末曾任高阳(今河北高阳)太守。
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祖辈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热衷使他饱受熏陶。另一方面家里拥有大量藏书,使他广泛汲取了各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学家贾思勰
成年后的贾思勰,走上仕途,做过很多地方的官职,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每到达一个地方之后,都会认真考察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向老农咨询经验,做好记录。中年之后,贾思勰回到家乡,自己经营农牧业,这种对农业生产的亲身体验,让他获益匪浅,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在东魏初期,贾思勰“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写成《齐民要术》。
可以说,在《齐民要术》里,贾思勰全面吸收了前人的经典和农书的精华,也大量搜罗了有关农业生产的农谚歌谣,并且很注重考察和征询同时代有经验人的生产经验,有的时候甚至亲自在生产中实践检验。由此可见这本农书著作的准确程度是相当高的,历经1500多年,仍被人们奉为古农书的经典著作。
《齐民要术》分为10卷,92篇,算上卷前的“序”和“杂说”,共计11.5万余字。其中正文约7万多字,注释4万多字。如此宏大的篇幅,在我国古代农书中也属罕见。
《齐民要术》内容涉猎广泛,从耕种到制造醋酱,凡是有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都有详细的记录。用贾思勰的话来说是:“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具体涉及到农艺、林木、园艺、畜牧、养鱼、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其他手工业等。
《齐民要术》的序是全书总纲,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和意图。正文10卷,前3卷讲大田作物和蔬菜的种植;第4、5卷讲果树和林木;第6卷讲动物的饲养;第7、8、9卷讲副业,包括酿造、食品加工、荤素菜谱以及文化用品等;第10卷主要记述南方的植物资源。
《齐民要术》书影(卷子装)
《齐民要术》开创先河,对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体系,内容涉及到农业生产各个方面,并且对以实用为特点的农学类目以及该类目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作出了合理的划分。
2.精辟揭示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技术的关键,详尽探讨了抗旱保墒问题。
3.记载了许多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有关农业技术的观察资料。
4.保存了许多古代的农书,像《汜胜之书》等,也保存了许多佚失的古籍,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5.大大推进了动物养殖技术。书中涉及到了家禽牲畜的饲养。
6.全面叙述了农产品的加工、酿造、贮藏和烹调的技术。
综上所述,《齐民要术》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杰出著作,内容完整而系统,是一本货真价实的具有高度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