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的四诊合参法
扁鹊的四诊合参法
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北)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扁鹊年轻的时候,是一家馆舍的主管人,他认识了一个叫长桑君的人。通过长时间的交往和了解,长桑君觉得扁鹊人不错,就把自己多年来的医疗经验和珍藏多年的药方都传授给他。扁鹊经过钻研学习,成了一名杰出的医生。
此后扁鹊就在今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行医,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
扁鹊经过虢国的时候,听说虢国公子因血液运行不畅而忽然倒地身亡。他认真询问了公子的病情和症状,认为公子并没有真正死亡,他可以把公子救活过来。于是他求见虢国国君,用针石药剂很快就救活了公子。大家都认为扁鹊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本领。扁鹊谦虚地说:“不是我能起死回生,是他本来就没有死,我只不过是让他恢复过来而已。”
扁鹊经过蔡国的时候,看见蔡桓公气色不好,就很直率地告诉他“您生病了,病在皮肉之间,现在还比较容易治。”可是蔡桓公自我感觉很好,坚称自己没病。过了5天,扁鹊见到蔡桓公说:“你的病已在血脉里,不治就要恶化。”蔡桓公又没有听扁鹊的劝告。又过了5天,扁鹊见到蔡桓公,见他面色灰暗,又说:“您的病已在肠胃之间,再不治的话,就有生命危险了。”这次蔡桓公还是没理会。又过了5天,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见他面色已全无光采,知道已是无药可救,就走了。没过多久,蔡桓公就发病而亡。
此后,扁鹊开始周游列国,随俗而变,处处为病人考虑。经过邯郸时,那里重视妇女,他就当妇科医生;经过洛阳时,那里尊重老人,他就当起了耳目科医生;在咸阳时,那里人疼爱小孩子,他就做儿科医生。总之,他擅长各科,并努力为天下百姓解除疾病。
扁鹊在医学上的成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在诊断方面,扁鹊采用了望色、闻声、问病、切脉的四诊合参法,尤其擅长的是望诊和切诊。在给蔡桓公看病的过程中,通过察看蔡桓公的气色,就知道其疾病症结。因此《史记》中称赞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2.在经络藏象方面,扁鹊提出病邪沿经络循行与脏腑的深浅,以及病由表及里的传变理论。在诊治虢国公子时,他就深入分析了经络循行与脏腑的关系,并给出了正确的救治方案。
3.在治疗方法方面,扁鹊提出辨证论治与综合治疗结合。从史籍记载中,我们看出扁鹊已经熟练掌握了砭石、针灸、汤液、按摩、熨贴、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并将其灵活兼用于具体病案之中,综合治疗。
4.在科学预防方面,扁鹊提出了6种病不能治。即“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足,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其中不治“信巫不信医”者,反映出扁鹊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扁鹊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继往开来的大医学家,他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对我国传统医学的贡献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