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工程图

现存最早的工程图

大量文物、史料表明:我国有3000年以上的工程制图史。我国古代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对夏代初期按图形在鼎上铸造百物形象的记载;《尚书》中也有关于“周代初期周公建造周城的时候已经有平面位置图”的记载。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大兴土木,工程制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年代久远,古代许多工程图大多已流失。

1977年,在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内,出土了一块刻着一幅古代墓域建筑规划平面图的长方形铜板,长94cm、宽48cm、厚1cm。这个平面图制作精细,以1∶500的比例画了堂、宫、门、中宫垣、内宫垣等图形,并详细注明它们之间的距离尺寸。图的中心部分用“尺”计量,外围用“步”计量。图上的划线、符号、铭文用金银丝铸成。该图采用正投影法,制图的方位为南朝上、北朝下,与现代的上北下南相反。据考证,这是中山王墓的建筑工程平面图,制图年代为公元前323~公元前309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完整工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