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的建立和发展

人体解剖学的建立和发展

人体解剖学是了解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早先研究解剖学,主要是用刀剖割和肉眼观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体形态学的手段不断改进,形态学的知识也不断丰富,逐渐超出了肉眼观察所得知识的范围,因而人体解剖学分化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学科。

人体解剖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80年左右的古希腊帝国,那时的希腊人就已系统地绘制了人体内部结构图。公元162年,罗马医师加伦别出心裁,当众对猴子进行了活体解剖,这也许是最早的解剖表演。若干世纪以来,医生对人体结构的了解主要基于加伦的研究成果。后来比利时的内科医生安德里亚斯·维萨里从解剖实践中发觉加伦的结论是从解剖动物而不是解剖人体中得出的。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详细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创立了现代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可因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的不同而分为若干分科。例如:按各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等)研究该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称系统解剖学,对各系统还可分为骨学、肌学、内脏学等等;按各局部(如颈部、胸部、上肢、下肢等)研究各器官在该局部的位置、毗邻和联属等关系的称局部解剖学;研究不同年龄人体形态结构特征的称生长(或年龄)解剖学;应用X射线来研究人体形态特征的称X射线解剖学;结合体育运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则称运动解剖学等等。

19世纪以来,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也达到了全盛时期。进入20世纪以后,医学的发展促进了解剖学研究的深入。例如,随着胸外科、肝外科等各种内脏外科手术的开展,开始对器官内血管和管道等的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电算X射线断层图和超声断层图的应用,也对断面解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血管缝合手术的提高、显微外科的开展,才有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建立。人体解剖学在不断地发展着,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物理学、生物化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随着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进行、生物力学等边缘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解剖学的研究也有引向综合性学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