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雷与突火枪的出现

震天雷与突火枪的出现

史载,北宋末年,我国的火器专家们制造出了陶制和铁制的“震天雷”和竹质管形“突火枪”。这两种火器在战争中主要用于攻坚或守城。其爆炸威力较大、声音巨大,不仅能杀伤敌人,而且能在声势上起到威吓敌人的目的。

1126年,宋朝大将李纲守开封时,就曾用震天雷等火器击退金兵的围攻。1132年,陈规守德安,抵御李横时就使用了“以火药炮”制造的“长竹杆火枪”二十余条,长竹杆火枪稍加改进后就是突火枪。据记载,在1259年,今安徽寿春地区就有人制成突火枪。在《宋史·兵志·器甲之制》中说,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石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攻金的蒙古军队唯畏惧震天雷和突火枪二物。

震天雷是一种火炮,是陶或铁壳类的爆炸性兵器。点燃火药后,蓄积在炮内的气体压力增大,爆炸时威力巨大,能穿甲铁。《金史》这样描述道:“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震天雷就是今天炸弹的前身。

突火枪又名突火筒,一般由竹筒制成,内置子窠。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窠射出去。子窠就是原始的子弹。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例。突火枪就是现代枪炮的前身。突火枪等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一大飞跃。

震天雷和突火枪这些火器都离不开火药,故火药的出现才促成了这些火器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