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计算器——算盘

最早的计算器——算盘

算盘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在我国,算盘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最初诞生到广泛应用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

算盘,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筹算”就是运用“筹码”——一种削制竹签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开始用“筹算”乘除法,到了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算法十全》中,已正式有了“算盘”这一名称。约在明代初年,算盘逐渐流行,而论述算盘的著作,在15世纪中叶已经很多了。

img21

算 盘

算盘究竟是何人发明的,现在已无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东汉数学家《数术纪遗》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可见汉代就有算盘,但形制于近日不同。不过,中梁以上一珠当五,中梁以下各珠当一,则与现代相同。又据东汉人徐岳说,他的老师刘洪曾问学于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即赠传授珠算之法,可见至迟在东汉已经出现算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算盘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元代学者刘因(1249~1293)撰写的《静修先生文集》里。在《元曲选》无名氏《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里也提到算盘,剧中有这样一句话:“闲着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公元1274年,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里,1299年朱世杰在《算学启蒙》里都记载了有关算盘的《九归除法》。公元1450年,吴敬在《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里对算盘的用法记述较为详细,张择瑞在《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算盘,可见,早在北宋或北宋以前我国就已普遍使用算盘这一计算工具了。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1档或15档。档中横以梁,梁上2珠,每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用时,可依口诀,上下拨动算珠,进行计算。

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方便,遂在我国普遍应用。同时,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