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4. 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有一天,当我下班回到家里,母亲义愤填膺地说:“今天苗苗去参加小区组织的活动,她先拿到一件玩具,结果一个比她小的男孩来抢,还打她,可苗苗只知道护着玩具,不知道还手。真气人!”

这是小朋友们在成长过程中时常会面临的问题。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吃亏了,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母亲又接着说:“你看壮壮爸爸,幼儿园老师向他告状,说他们家壮壮在学校里欺负别的小朋友,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还要奖励儿子,说儿子以后长大了就不会吃亏。”

是教孩子学会逞强,还是让他学会忍让?究竟哪一种才真正有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呢?这对家长们来说,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逞强好胜,虽可以赢得一时之利,但难保不“强中自有强中手”,到那时,可就得摔一个大跟头或酿成大祸。宽容忍让,虽可以息事宁人,但难免压抑自己本来的意愿,委曲求全,也不见得身心愉快。所以最难拿捏的是软硬之间的度。

有一次,我们与好友们一行去到敦煌旅行。在那儿,商店里售卖姿态各异的骆驼,孩子们十分喜欢,各自选取一些带走。为了节约空间,全部的骆驼都放在一个袋子里。到了嘉峪关下车时,苗苗和另一个小朋友为了一个粉色骆驼争抢起来,她们俩都宣称这个粉骆驼是自己挑的。

开始时,两家母亲还婉言相劝,让她们放弃争执。等我们搬运行李时,两人已经扭打在一起。苗苗没有打架的经验,转过身,将粉骆驼抱在怀里,任小朋友在背后捶打蹬踢。做妈妈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能教她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吗?

大人们连忙将两个小孩隔离开来,她们俩早已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而且说什么也不肯拱手相让。见此情形,我提议说:“现在你们都坚持着粉骆驼是自己的,绿骆驼是对方的。由于当时比较匆忙,我们谁也没有留意去区分。如果你们坚持要抢,要打,也可以。谁打赢了,谁就可以优先选。不过,我还有一个提议,把两只骆驼放在被子下面,你们俩分别去摸,摸到哪只就哪只,再也不准闹。你们是选择打一架,还是选择碰运气呢?”

孩子们想了想,一致同意凭手气摸骆驼。最终,苗苗输了,没有摸到粉骆驼。她哇哇大哭,眼泪滂沱,但严守约定,再也没有去争抢。半小时后,大家一起去吃晚餐,两个小朋友又全然忘记刚才的争执,手牵手,蹦蹦跳跳地走在前头。

晚上,和苗苗肩并肩躺在床上,她手里把玩着那个绿骆驼,满心欢喜地说:“妈妈,我这个绿骆驼才是最漂亮的。我好爱它!”

“我也好喜欢它。宝贝,今天的事情带给你什么启示?”

“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别人不会因为我哭就让着我。”

“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如果我买了一件和别人很相似的东西,我要做好记号,免得拿混了。”

“非常好!还学习到了什么?”

“出现了争执,可以商量一个规矩,然后大家就按这个规矩来,说话算数。”

“如果下次再遇到小朋友打你,你要怎么保护自己呢?”

“我的脸最好看了,我要保护脸和头。”她开始总结打架的心得体会。

“苗苗,妈妈觉得你今天很棒。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你很勇敢。可一旦制定了规则,你又会坚守承诺。让,让得心甘情愿;争,争得坦坦荡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会总是一团和气,难免出现冲突和争执。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确定界限,何处是他的底线,这需要捍卫到底,何时该放手,用包容的心去获取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