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生日

11. 难忘的生日

苗苗在美国交了一个好朋友,名叫默默。这是一个从上海来的小男孩,十分内秀,父母都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所以年仅四岁就会背《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一类的长诗。有一次小朋友聚会表演节目时,默默骑在爸爸的脖子上为我们背诵起《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苗苗有些迷惑不解,问我:“妈妈,默默哥哥为什么要骑在他爸爸的脖子上背诗呢?哥哥背些什么?什么是‘温泉水滑洗凝脂’?”

两个小朋友在美国都有些寂寞,所以相互依恋。一个是吃了饭就想到公园里去找默默哥哥,一个是不吃饭就想到公园里找苗苗。一看见对方的影子,就会大叫着对方的名字,跑过去,手拉着手,再一起跑回来。尽管不到五岁,小朋友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比父母的话还管用。默默不太喜欢洗澡,父母经常用坑、蒙、拐、骗、哄、吓的方法,但效果不佳。一天,刚过下午2点钟,小男孩主动要求要洗澡。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苗苗上次说我身上臭,我要洗得干干净净去找她玩。”而苗苗随我到圣地亚哥海洋世界游玩时,非要帮哥哥带一个纪念品,而且千叮咛万嘱咐,不能把给默默的礼物转送别人,否则就要跟我翻脸。

眼看就快到苗苗的生日了,她整天翘首以盼,嘴里天天念叨:“在3岁的基础上,我等了一年。”走过超市,她会停下来说:“妈妈,我快过生日了,你给我买一个太阳镜做生日礼物吧。”经过苹果专卖店时,又缠着我:“妈妈,买个IPAD送给我吧。这是我最后要求的生日礼物。”就这样,还未等到生日那天,她已经无数次地预支生日礼物。

终于,苗苗的生日到了。当天,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准备几个川菜,计划与房东母女一起晚餐。菜肴有:粉蒸排骨、炸茄饼、宫保鸡丁、干煸四季豆、抄手。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做饭不知费时间”,以前总听父亲抱怨煮饭时他的脚站得酸痛,我还不以为然。从今天的经历来看,父亲“诚不欺也”。自己费了半天神,才弄出几个色香味不全的菜。

房东平时非常严谨,比如热牛奶要热到什么温度、煮鸡蛋要精确到多少时间。不过,她的内心还是十分细腻,提前帮我们烤好纸杯蛋糕,看上去漂亮极了。苗苗吃着嘴里的饭菜,盯着纸杯蛋糕,当然心猿意马,胡乱地吃完晚餐,急不可耐想吃蛋糕。

我制止住她,让她先许愿。她说:“希望外公外婆身体健康,幸福,希望爸爸妈妈幸福快乐,大舅舅想我吗?”吃完蛋糕就是激动人心的拆礼物环节,苗苗不仅收到来自房东母女的礼物,还收到了来自德国三舅的礼物,真让人又意外又惊喜。

家里的仪式虽然结束,这个生日却没有完结,高潮还在后面。我们前几天就邀请几个中国小朋友一起到公园开PARTY,所以急急忙忙地拎着大包小包赶去公园。去的时候,客人们已经等得颇不耐烦。到得最早的萱萱足足等了两小时。我抹着油汪汪的脸和满脸的汗水,一边给大家道歉,一边布置着桌子。很快,小朋友们就迫不及待要吃蛋糕、唱生日快乐歌。

满足口腹之欲后,孩子们又升华到精神需求,他们竞相进行才艺展示。首先出场的当然是小寿星苗苗,她表演了一个拿手节目《猪宝宝》,这个节目从两岁演到四岁,真算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然后是默默,小男孩略羞涩,自己编唱了一首歌,接下来是萱萱,最后是大姐姐Angel。苗苗的表演欲大增,还没轮到上演,就已经在场下跃跃欲试。如此四轮之后,苗苗还意犹未尽,可其他孩子们的注意力又回到食物上,于是大家围着桌子重新大快朵颐。

聚会结束时,天已完全黑下来。我拎着大包小包,拖着苗苗的手回家去。苗苗回头看着我,柔声地说:“妈妈,你辛苦了。I love you.”心里顿时感觉一阵暖流涌动,我蹲在她的面前,温柔地说:“I love you too.”没想到她的英语和数学都有了很大进步,大声地说:“I love you three.”

收拾停当后,她躺在床上,眨巴着大眼睛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过五岁生日啊?”

“在四岁的基础上,再等一年。”

“哦,那六岁就是在五岁的基础上等一年。”她得意地笑了。

“睡吧,宝贝。”亲亲她的额头,关上灯,轻轻地唱起了《摇篮曲》。兴奋又充实的一天让她疲倦了,她很快酣然入睡。躺在她身边,我虽然疲惫,却不能马上成眠。回想自己四岁生日,脑中一片空白。莫非记事以前,我的生活一片空白?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笑,我们哭,我们爱,不是为了今后的回忆,只是为了真实地活在当下。不能确定今天的快乐有几分能留在苗苗的记忆里,但可以确定的是她今天那么开心地笑着唱着,真切地感受到爱和被爱,有这些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