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瑟峡湾和布道石
在欧洲北部,有一个国家藏身于崇山峻岭与峡湾之中。因为资源匮乏,物力艰难,居民不得不外出掠夺,成为中世纪令整个欧洲闻风丧胆的维京人,这就是挪威。
喜欢自然风光和户外运动的朋友一定要来挪威。就在公路边,不经意之中,一个湖泊清澈地在山下铺开,绿色的山林中散落着白墙红顶的小屋,仿佛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不知不觉就让人看痴了。
在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峡湾风光,高昂的物价、纯净的水质、全方位的网络覆盖也居世界之冠。到了挪威,你会发现自己的拮据,但另一方面,卫生间的自来水比瓶装矿泉水更清冽,又能让你省下饮料费。出行完全可以不带现金,就连上厕所,有些地方也可以刷卡。无论公共汽车、火车,还是轮船码头,WIFI几乎全覆盖。
与哥哥、杜大总管、苗苗一行四人在2015年夏天来到挪威。我们的第一站是斯塔万格。如果想前往吕瑟峡湾和布道石,这里是一个好的起点。
布道石是一块悬于吕瑟峡湾600米高处的石头,外形方正,宛如牧师布道的讲台,因此而得名。在许多介绍挪威的杂志和图片上,都可见到它的身影。游客喜欢登上悬崖,坐在边上,俯瞰下方的吕瑟峡湾。不过,一位游客在2003年不慎失足跌落,长眠于斯山斯水中。听到这儿,苗苗赶紧摇头道:“妈妈,我是不会坐在悬崖边的。”
动身那天,天色晦暗,黑云压城,阴风大作,眼看大雨将至。登上轮渡,朝着布道石进发。挪威山多水多,城市之间的道路交通,除了公路,就得依靠水路和隧道。我们乘坐的轮渡上,就有好些本地人驾着车上船,到渡口后,再开车去上班或回家。
站在船头,水面极为开阔,远处的山峦如巨兽的脊背,伏在水面上。偶尔在氤氲的雾气里,露出一个孤岛,岛上仅建有一幢小屋,屋外并无多余的空地,窗下直接就是水流,一条小渡船是唯一与外界互联的方式。我疑惑屋主如何解决平时的起居饮食,居住在这个岛上,竟比卢梭、梭罗等人更加孤独。多强大的内心才能扛得住这无边无尽的寂寞与凄清呢?当然,如果想穷尽天人之理,或许这种与世隔绝的地方才是绝佳之所。
头顶的云慢慢转为浅灰色,而远处的云却呈现出蓝灰色,山与小镇在一团团云雾中忽隐忽现,让人有些恍惚眼前的画面究竟是真实的,抑或是海市蜃楼。船头的风越吹越大,挂在旗杆上的旗帜猎猎作响。看着苗苗和我单薄的衣服,我们内心暗暗祈祷着天气快快转晴。
轮渡抵达码头,我们要换乘公共汽车。道路依山而建,转弯处时时可见一片辽阔的水域或一处清澈的小湖。居民的别墅依山傍水,院子里的草坪斜斜地延伸到水边。几个儿童在院落里荡着秋千,朗朗的笑声好似清脆的珠子散落玉盘。我不禁对这种田园牧歌的生活心生向往,开始描绘蓝图,要努力挣钱,然后在这山明水秀的地方建一座房子,专门来度夏。
哥哥笑了,“挪威的人均收入世界第一,物价奇高,你怎么生活?”
“在屋前屋后开荒种菜,再养上几头猪,一群鸡。”
“恐怕鸡还没养大,夏天就过去了,你也该回国啦。”
想来也是如此,蓝图还未描出轮廓,便已作罢。
祈祷不成功,汽车还未到达山脚,雨已经开始下起来。车上的乘客纷纷拿出准备好的防雨工具,只见他们穿上防雨衣裤,套上雨鞋,就连背包也套上防雨的袋子。反观我们四人,三人穿了冲锋衣,一人穿着普通夹克,带着两把伞,说有多寒碜就有多寒碜。见此情况,我们强颜欢笑,开玩笑地说:“共产党还不是靠小米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登山重在意志品质,不在装备。”
话虽如此,上山才知道厉害。登山的道路全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用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砌而成,并无平整的台阶。我们需要小心盯着脚下,在乱石中寻找稍微平顺的路走。有些地段非常陡峭,哥哥笑称后面的人可以咬着前面人的脚后跟。更要命的是,山上风大,雨伞极易被吹翻,强行撑开,阻力很大。最后我们只能放弃打伞,就这样直面风雨。
一路上并无凉亭、长凳供人休息,只能不停地走。苗苗极爱惜她的新鞋,不住地抱怨鬼天气,一肚子不满。望着她冻红的脸庞,淋湿的头发,我心里涌起一阵怜惜,可又希望她能战胜自己。于是拉着她冰凉的小手,告诉她:“如果发牢骚能让你好过一些,那你就继续抱怨。但如果并不能改变目前的情况,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看看前面的老爷爷和小妹妹,他们也同我们一样,不也是冒雨爬山吗?能够在这样的天气下登上布道石,就是英雄。你想做英雄吗?”
她默默地往前走一段,似乎在消化这番话。急行军似地走了40来分钟,我们来到一处平缓的山谷。一条木质栈道将湿地分成两半,绿油油的水草中,弱弱地开着一些黄色的小花,虽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仍倔强地昂起头。苗苗终于想明白,脸上也绽放出花一般的笑容,和这绿草黄花相映成趣。
再往上,经过一个小潭,面前是一大片裸露的山岩。四周没有树木遮蔽,风雨更加肆无忌惮地吹打在我们身上。大家纷纷报告自己的情况。
“我的鞋全湿了。”
“我的衣服湿了。”
“我连内衣都湿了。”
这才知道防雨衣物的重要性。无奈准备不充分,只有当落汤鸡。
翻过这片岩石,布道石就在不远处。众人振奋精神,相互搀扶着继续前行。游人越来越多,山越来越陡峭。在某些地方,必须侧身贴住岩壁,才能交错通行。而脚下就是云雾弥漫的吕瑟峡湾,稍不注意,就可能滑下山崖,终身与峡湾为伴。所以大家都非常专注地盯着脚下的路,我更是紧紧牵着苗苗的手,不敢有丝毫闪失。
“看,布道石。”苗苗高兴地大叫起来。
一块约200平方米宽的大石头,突兀在山间,石壁仿佛用鬼斧神工砍得整整齐齐,直直地插入下方。看上去,既像耸立于吕瑟峡湾之上的讲台,又像是乘风破浪的船舰。大胆的游客不畏狂风暴雨,站在悬崖边上拍照留念。我们别说站在边上去,看着他们也觉得心惊胆寒。
这时,雨越来越大,打在脸上生疼,全身上下已无干处;风呼啸而来,令人无处容身。有两位女性站在山上吃三明治,狂风掀起她们的长发和雨披,整个人都被贴在岩石上,可她们十分淡定,安之若素,继续进食。我们就比较狼狈,风刮得无处落脚,几乎立不稳脚跟,只好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暂避风头。
杜大总管的黄色雨衣被风鼓起,整个人像是在风中飘摇的小黄鸭。他着急地想把雨衣脱下,免得招风,谁知一股妖风从下往上吹来,衣服将他的头包裹住,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才找到出口将头露出来。
“苗苗,要不要妈妈拉着你的手,往岩边探出头,看看下面的吕瑟峡湾?”这阵狂风稍微平静之后,我们从石头缝隙里直起身来。
苗苗眼里又有些跃跃欲试,又有几分担心,我何尝不是如此。但想到今天如此艰辛才登上险峰,而且此生可能不会重返,又觉得应该试一试。最后,我和苗苗战战兢兢挪到悬崖边上。我先牵着她,让她微微向前探出身体,瞥一眼脚下的森森峭壁。然后再换她拉着我。脚下风起云涌,峡湾的真容被掩映在茫茫云海中,分不清哪儿是水,哪儿是雾,却更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下山的途中,雨变得温柔起来,我们挑战成功后,心情也变得舒畅。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行程过半。五个小时,全程不吃不喝,未上洗手间,未坐下来休息,最终成功登顶,谁敢说我们不是英雄?
站在山腰,向上已望不见山顶的布道石,向下可见森林中一泓清澈的湖水。“会当凌绝顶”的豪气顿生,苗苗,我们要挑战的下一座山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