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铁娘子”
说到巴黎,会让人想起什么?凡尔赛宫、卢浮宫、枫丹白露这些气度不凡的帝王宫殿?还是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莫泊桑这样的文化巨匠?又或是肖邦和乔治桑的爱情故事?可能还有法国大革命的刀光剑影?总之,巴黎的历史是浪漫的传奇、恢宏的史诗,还充斥着血腥和混乱,这一切构成了复杂又充满独特魅力的巴黎。
但如今,中国游客一提到巴黎,好些人会说起某某旅行团在巴黎街头被劫,某某朋友被抢,总之,去巴黎要小心。当我决定带苗苗去巴黎时,父母受这些报道和消息的影响,强力阻止。最后,我们在三哥与杜大总管的陪同下,终于成行。
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塞纳河边,埃菲尔铁塔旁。塞纳河并不特别宽阔,与成都的府南河相似,但河水似乎清澈得多。关于塞纳河名字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
一说是一个女神的名字:她专司降水,为法国北部带来了清冽的甘泉;一说是一个神甫的名字:一年大旱,他不眠不休祈祷,终于天降甘霖,缓解灾情。
我问苗苗相信哪个传说,她不假思索地说:“塞纳肯定是女神的名字。”想来也是,一个大老爷们与这条温婉多情的河水显得格格不入,还是美貌的女神更符合审美的要求。
出酒店向右转,走过一条街道,抬头便看见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前方。由于此塔全由钢铁所造,巴黎人亲切地称它为“铁娘子”。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以设计师的名字命名,塔高300米,共用去钢铁7000吨,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修建之初,原本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同时也是向英国世博会建筑 ──“水晶宫”示威。埃菲尔接手这个项目后,精心设计,预先在车间里制造好12000多件规格不一的部件,然后送往现场安装,没有一个部件需要重新返工。这种工匠精神岂不让人动容?
在铁塔的下方,有一个纪念碑,塑有埃菲尔的半身像和他的生平:生于1831年,卒于1923年,享年91岁。一个做事如此专注认真、追求完美的人,想来心思单纯,自然比其他患得患失、精于算计的人心态更加健康。长寿既是上天的恩赐,何尝不是自己修行所得呢?
铁塔非常对称,无论从东南西北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模一样的形态。四个基座稳稳地撑起这个庞然大物,向上分为三个瞭望台,第一个瞭望台可以沿台阶拾级而上,后面的瞭望台则需乘电梯方可抵达。最顶上有一个旋转餐厅,就餐时可一览全城风光。但游人众多,等待爬楼梯和坐电梯的人蜿蜒上百米,我们放弃登塔,改为远观。
埃菲尔铁塔对面有一个广场,两边绿草如毯,中间由高到低分布着若干喷泉。每到整点时分,喷泉会随着音乐喷出白色的水花,如雾如烟,衬着背后气派的夏约宫,还有落日的余晖,格外漂亮。
透过这层水雾,远观埃菲尔铁塔,更觉得“铁娘子”这个名字甚为贴切,它虽是满身钢铁,身材却如女子般玲珑秀美,让人百看不厌。就连好动的苗苗也静下来,轻轻依偎着三哥,与埃菲尔铁塔遥遥相望。
华灯初上,天空渐渐暗下来,原本金色的夏约宫隐在暮色中,只剩下一点轮廓。我们没有用晚餐,饿着肚子,一心想等到埃菲尔铁塔亮灯,一睹它灯光璀璨的风采,但天越来越黑,却不见亮灯的迹象,只好返回住处。一行人站起身来,沿着河畔缓缓地走着。
苗苗说:“他们告诉我们七点钟埃菲尔铁塔就会亮灯。怎么我们等这么久还不亮灯呢?”
“也许是冬天的七点钟吧。现在是夏天。”我给她解释说。
“我不甘心。我想看埃菲尔铁塔上的灯光。”她固执地一边走一边回头。终于在无数次回头之后,她大声地叫起来:“妈妈,快看,灯亮了。”
我们回过头去,埃菲尔铁塔从头到脚亮起了橙红色的灯光,在塞纳河上泛起粼粼波光,给深灰色的天空抹上一笔淡淡的红晕。
铁娘子,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