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水飞上岛

2. 水飞上岛

不到六点,我们就从酒店出发,乘车去水飞中心。这时,天光未亮,薄雾冥冥,依稀可见道路两旁俱是施工工地,忙着填海造岛,司机告诉我们二十年前还没有脚下的这片土地呢。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总想起《魔戒》中索罗的士兵疯狂大炼钢铁、大兴土木的场景。工业文明让人又爱又恨,既带给我们诸多的享受与便利,可同时又破坏和蚕食着碧海青天。

下车后,机场的工作人员又将我们领到Dusit Thaini的专用候机室,那儿有一位身材娇小的女性等着我们。一路下来,无须我们左右打听,或是着急等候,一切都井然有序,接待人员彬彬有礼。这个岛国的旅游服务也算是做到了极致。享受着候机室里的空调和免费饮料,望着旭日渐渐从东方喷薄而出,不知不觉到了我们上飞机的时间。

水飞是马代特有的风景。飞机在水面上起飞降落,飞行高度最高为2500米左右,可以让乘客在飞机上一窥各岛屿的全貌。来到飞机前,飞行员们穿着短裤和拖鞋迎接,女儿抑制不住兴奋,抢先占了第一排。苗爸非常谦虚地告诉他们:“I’m a pilot,too.”(我也是一名飞行员)。三个机组成员肃然起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上了飞机,苗苗照例拿出安全手册认真阅读,苗爸照例四处观察和打量,最后对我宣布:“这个飞机复杂,我开不了。”是的,亲爱的,我们不是来执行飞行任务的,我们是来度假的。

机长和副机长打开各种开关、仪表,飞机轰鸣着,从机位上滑出,来到一块宽阔的水域,做好提速准备,只等飞向蓝天。可转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停机位。原来驾驶室的玻璃窗户怎么也关不上,三位驾驶员轮流上阵,还是无法关上窗户,只好返回原处修理。我心里不禁有些担心:“今天的行程能顺利吗?”

十分钟不到,又让乘客重新上机,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窗户又给关上了。苗爸咧嘴一笑,说:“要是我们的飞机,可不知要修多久。”简陋也有简陋的好处。

经过这么一折腾,已经日上三竿,飞机终于嘶吼着飞上蓝天。俯身下望,积木式的马累越变越小,浩瀚的大海舒展在眼前。一个个巴掌大的岛屿漂浮于蔚蓝的海面之上,或像一条长尾的鱼,或如一枚圆圆的铜钱,或似燕子的双尾,形态各异,却都是绿树葱郁,沙滩细软,珊瑚环绕。

正看得出神,苗爸捅捅我,“看,光脚丫开飞机。”不知在什么时候,两名飞行员已经脱掉拖鞋,光着脚丫踩在刹车和油门上。这真是奇闻一件!要知道,在国内,女士在夏天开车连拖鞋也不能穿,遑论光脚!看来还得加强马尔代夫人民的安全意识。

约半小时后,飞行高度逐渐降低,这是快要到达的节奏。我们的小岛出现在眼前,远观之,就像一个反扣在海面上的贝壳,精致可爱。飞机贴着水面滑行一段,停在码头边,一行工作人员早已在桥边守候。下了飞机,自不需要我们提行李,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走过一座小木桥,就正式上岛。这个岛屿不太大,骑上二十分钟自行车,就可以横穿全岛。但贵在绿树掩映,鲜花簇拥,珊瑚环布,水尤清冽,各色鱼儿自由来去。其附近水域为联合国自然保护水域,是浮潜的好地方。

乘坐电瓶车来到房间 ── 水屋。管家一打开门,香茅草油的芬芳扑满鼻,屋内空间高敞疏朗,陈设古拙整洁,屋外是游泳池和一望无际的大海。站在露台上,可以清楚地看见水下的白沙、珊瑚和石头,以及几只走丢的小鱼。清风徐来,海涛阵阵。

女儿一看到蓝汪汪的游泳池和大海,迫不及待地要下水游泳、浮潜。苗爸跟着手忙脚乱地换衣服。不一会儿,两人已经穿戴整齐,像两只青蛙一下跃入水面,欢快地游动起来。

“苗苗,戴上呼吸管怎么换气啊?”苗爸以前没有潜过水。

“看我,看仔细哦,呼呼……”苗苗认真地示范。

苗爸把头埋进水里,未几,又挣扎着露出来,“啊,我呛水啦。”

“爸爸,别用鼻子吸气。看我……”

“我试试……”苗爸再试,“不行啦,又呛水。呸呸,海水真是咸的。”

待我走出房间,他们的声音越来越远,直至听不见。阳光洒下万丈光芒,海上泛起粼粼细浪,偶有快艇从面前驶过,留下雪白的浪花。这一刻,物我两忘,只愿自己化身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鱼,或是一只白色的沙鸥,融入眼前的海天一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