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上幼儿园

1. 在美国上幼儿园

2010年6月30日,我带着苗苗到美国游学,居住在西雅图。这是一个难得与国际接轨,跨文化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一早就找了一家幼儿园,希望让女儿获得人生中全新的体验与提升。

刚下飞机,来不及倒好时差,第二天就带她到幼儿园熟悉环境。这家学校叫Bright Horizon,在美国当地属于高档幼儿园,学费很贵,一个月下来要1600美元。算下来,两个月的学费就能买两台电脑或是香奈尔的手提包。不过,想到为了孩子,无论如何都得咬牙承受。

苗苗来到学校,初时有点胆小,怯生生的,加上那两天天气奇冷,她在操场上冻得哆哆嗦嗦,哪里会像别的小孩一样撒欢地跑。好在班上有一个老师是上海移民去的华人,会说普通话,让她稍微安下心来。过了一会儿,老师带着小朋友做美国国旗,她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己用剪刀剪下白色的纸条,贴在红色的卡纸上,并且在蓝色的小纸片上画了好多星星。看着她得意地向老师展示自己做的星条旗,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开局不错。正当我以为事情就这样顺风顺水时,苗苗又出其不意地搅局了。过了前几天的新鲜期,她开始拒绝上幼儿园,每天早上哭哭啼啼,不愿朝学校方向走去。即便我软硬兼施,使出浑身解数,好歹把她领进学校,她又拉着我的衣角,不让我离开。更严重的是,她的情绪变得十分狂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冲着我大声叫骂。我心里暗自揣测,这幼儿园究竟还上不上?

如果不上幼儿园,已经预交的学费打水漂不说,单是这种一遇困难就逃的方式,会不会给她未来的行为和心理造成影响呢?但是,如果强行要她去上学,不顾她的内心需要,又会给她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呢?左思右想,我决定跟她开诚布公地谈一次,听听她的想法。

一天晚上,陪她荡会儿秋千,帮她洗过澡,然后心情愉快地躺在床上。屋内灯光柔和,窗外小虫欢唱,花香四溢,气温宜人,正是谈心的好时候。

“苗苗,妈妈想跟你聊聊学校里的事情。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做什么?”

“我喜欢画画、运动。”

“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把你送进幼儿园吗?”

“不知道。”

“妈妈有五个原因。一是我要去大学里学习,没办法照顾你。二是希望你学习英语。三是……”

“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有八个理由。一是每天中午睡午觉,我不想睡。二是他们都说英语,我听不懂他们的话。三是……”没想到她比我还多三个理由。

“那如果说预交的学费没法退,妈妈也没办法全天在家照顾你,我们不得不去学校的话,我们可以想些什么办法来改善目前的情况吗?”

“那你能不能给老师说,我可不可以不睡午觉?我会乖,会轻手轻脚,不发出声音吵到其他同学。”

“那明天去试试吧!”

第二天,我们迎着初升的朝阳向学校走去。往常,当她看到我们的方向是去向幼儿园,就会脚下像钉上钉子一样,很难拉动。而今天,她没有一点吵闹,一边唱着歌,一边轻快地蹦跶着。来到学校里,其他的小伙伴们在操场玩着游戏,她先站着看了一会儿,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也和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玩起来。

眼看她已融入集体,我试着要离开。前些日子,她一见我走,便眼含热泪,悲伤不已。今天我尚未开口,便已隐隐有些担心。当我对她说要走时,她没有大哭大闹,虽然眼里还是噙着泪,可还是点点头,同意我离开。

“妈妈,你可以走,但你先在我手上画一个爱心吧!”

“为什么呢?”

“这样,我想你时,吻一下这个爱心,就好像你在身边一样。”

我拿出红笔,在她的手腕上画一个爱心,再轻轻地吻一下,告诉她这就是妈妈。她破涕为笑,转身和伙伴们一起嬉戏,我扭头便走,却忍不住流下泪来。

下午落日时分,回到幼儿园接她时,发现她混迹于一大堆美国孩子中间,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动物管理员介绍手中的鹦鹉,之后还同其他小朋友一起排着队,让鹦鹉站在自己的手上,并小心地触摸着它的羽毛。

之后她便越来越喜欢幼儿园的生活。每次接她时,我都会问她:“这里的幼儿园好不好玩?”她会认真地说:“中国的幼儿园和美国的幼儿园都好玩。”有天去接她时,看见她已自在地和老师、同学一起游戏,顽皮地把安全帽戴在老师的头上。

我问她:“你现在是不是如鱼得水了?”说完之后,发现她不一定懂得这个成语的意思,赶紧又加了一句:“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她眨着美丽的大眼睛说:“知道,就是很适应。”随后,跟外婆或苗爸打电话时,她都响亮地宣称:“我已经适应了。别担心。”

每天早上或晚上,随她一起走在家和学校之间的小路上,看着她欢喜的样子,握着她的小手,我的心也随之欢喜起来。这个喜悦可不是苹果电脑或香奈尔皮包可以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