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太的生活史

道太的生活

与道太如此意外的相遇,说实话,令我有点难以应付。不过,也正是那样的相遇,首次面谈便非常自然地展开了。我立即判断道太可以采取游戏疗法[1]治疗。我们俩好好地玩了一会儿。我让道太的母亲也来到治疗室。询问有关事项后,大致了解到以下情况:

道太在家中是独生子。父亲也许当时有一份特殊工作,所以结婚很晚。到了五十多岁才有缘结识比他小三十岁的女性,也就是道太的母亲。在道太出生不久,父亲不巧遇上交通事故失去了那份工作。于是母亲就不得不一个人负责所有的家务琐事,挑起家庭的重担。

或许是母亲产钳分娩的缘故,又可能是因为道太六岁时摔倒,头部受到强力碰撞,当时医师给他拍了脑电图,结果诊断脑内“有异常”,说是“癫疯,治不了”(这次住在小儿科进行治疗似乎也是同样的理由)。但是,以我们神经科检查结果分析,道太除了通常所说的问题儿童、常见的六到十四大小的棘徐波成分以外,大脑左右两边没有任何差异。因此,我认为小儿科判断“伴随性格异常的杰克逊癫痫(Jacksonian epilepsy)”症状为时过早。

去年九月,失业中的父亲又不幸患上结核病而不得不住进疗养院。据说,从那时起道太就失去冷静,情绪急躁,开始渐渐咬起东西。现在,他几乎毫无意识地会将东西放到嘴边,特别爱咬衣服和鞋。从学校回家,有时上衣甚至会被唾液弄得湿淋淋的。听说前些日子在学校回家的路上道太还咬了一条狗。与狗咬人相反,是他咬了狗,以至于狗立即逃走的地步。

关于道太的性格,母亲说他是一个“小心谨慎、害怕寂寞、喜欢撒娇”的孩子。道太三年级的班主任写来了学生评语,“从二年级开始,那孩子就毫不介意地去做大家极为讨厌的事情,不顾周围同学的反应。他不会整理东西,动作迟缓,说好的事情会无故撤回。”

综合母亲话语中得知的道太生活史、在小儿科检查得到的数据结果,以及本人对道太行为的观察,与其说是癫痫,还不如判断是神经性的行为异常。我决定结束道太“为了检查”而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住院治疗,让他立即出院。随后与母子俩签定了一周来医院治疗两次的合约。孩子在小儿科被诊断出了一个难懂的病名,而且又被说是治不了,因此看得出当时母亲是一声不响,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医院。


[1] Play Therapy:原则以儿童为对象,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给儿童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一种技法。——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