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的自杀与脱轨行为

少年时期的自杀与脱轨行为

诚君由于肢体的疼痛产生了悲观心态,以至企图自杀。众所周知,类似青春期孩子自杀的案例并不少见。不过,处于青春期前的少年阶段,自杀情况也有发生。最近报上刊登了一条年仅九岁少年自杀的消息。通常,十岁以下儿童的自杀行为很少见。过了十岁却会急剧增加。我也认识一个年仅十一岁,试图从大楼往下跳的少女(幸好没有轻生)。出现那种举动是她始终没有跟母亲面对面互相交流导致的结果。也许是女孩的早熟,她和周围的朋友也交流甚少。原本孤独内向的她,当家中重建楼房后被安排在两层楼的一个单人房间。于是,女孩就变得更加孤寡无言。有微弱抑郁情绪的她,因此接受了“死亡”的引诱。

不久前出版的诗集《我十二岁》的作者是一个名叫冈真史的男孩。十二岁零九个月的他,也是选择了死亡的道路。

阅读男孩遗留下的笔记本中书写的诗集和个人生活史,并没有发现他在精神上有任何的异常。不过,可以看出男孩面临内心自我同一性的纠葛(确认自我存在的烦恼)。那也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型家庭的陷阱。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有非常细腻的感觉。即使周围看来不显眼的琐碎之事,他们也都特别在意,会始终烦恼,并且容易受伤。尤其在思想上早熟的孩子,就更容易出现这种倾向。

要想阻止孩子出现自杀的行为,最关键是设法让他们结交无话不说、志同道合的同性朋友。当然,有的孩子已经结交了异性的朋友。那个年龄段是非常浪漫的时期,即通常所说的陷入了朦胧的恋爱阶段。与同性朋友相比,结交异性朋友的孩子相反更容易出现内心的不稳定,以及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结交同性朋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如美国精神医学专家苏利文(H.S.Sullivan)指出的,结交朋友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讲述了孩子结交朋友的重要性,也想顺便提及另外一个重要的话题。那是有关年龄在七八岁,比青春期孩子年龄较小的儿童的交友问题。比如,周围始终没有任何朋友的孩子,好不容易结交到唯一的一个朋友,然而那个朋友恰巧是班中被大家遗弃或是带有偷窃等不良习惯的孩子(经常会遇到那种情况)。通常那时,母亲则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接近那个朋友或者尽量避开他。我认为,家长必须小心谨慎地处理儿童的交友问题。两个孩子正是相互间都存在着孤独内向的一面,所以志同道合地成了朋友。儿童们首次的经历往往可以作为契机,也许今后孩子会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同样,对于那个朋友来说,也是由于结交了好朋友,于是避开及脱离了个人的偷窃举动,恢复到了往常的状态。因此,在那种情况下结交的朋友,通常可以起到互相治疗的作用。

“我孩子好不容易结识了一个朋友,可是没想到是那样的孩子。真令人头疼。该怎么办才好呢?”对于母亲的疑问,我会这样回答。

“对于您的孩子来说,那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朋友啊。能够结交到朋友,实际上也意味着他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你们说那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相反,其实是他本人得到的东西更多啊。”

母亲极其自然地指示孩子离开个人眼中的坏孩子。但是,孩子是通过自身的力量结交了朋友。我认为,无论是一棵什么样的萌芽,自立的萌芽都应该得到精心地照料。

孩子生长发育到了青春期,首次尝试起从未体验过的经历。然而,部分孩子却是真正走入了不良团体。不良团体中的孩子往往内心充满了诸多的欲求不满。他们介于团体的力量形成了组织,走上盗窃的歧途。孩子踏入不良团体,是家长与他们之间没有取得沟通的结果。他们中有许多父母是毫不关心孩子在思考什么,或者是并不注意孩子经常在做什么。当然,过多的干涉也会阻碍孩子的自立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保持沟通交流,这个环节相当重要。

此外,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是男孩,母亲们会出现以下的烦恼。

医生,我们家孩子刚升入中学,还始终认为他是一个中学生,没想到打开他的抽屉后大吃一惊。不知道他在哪里买到了成人杂志,里面尽是特大的女性裸体照。该怎么办才好啊?”

听了母亲的疑问,我常会这样回答。

“作为母亲,您可不能不声不响地打开儿子的抽屉啊。孩子已经是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对性产生兴趣也是很自然的事。过一段时间他会自然地学会自我控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把个人的秘密如宝贝似地保存完好。作为父母,保守孩子的秘密才是最为重要的。秘密得到了保护,孩子的内心今后才不会留下任何的阴影。今后,当他学会尊重保护别人的秘密时,那您的孩子就已经长大成人了。”

大部分的母亲对于我的回答显得不太理解。不知为何,往往持有“我们家的孩子发育得晚,还不可能对性产生兴趣”想法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反而会有上述的行为。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获取关于性的问题的不当信息,也会有强烈的罪恶感。家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任其自然地发展。通常,孩子们会自然地学会自我控制。

处于青春期的少女,月经来潮。与男孩相比,她们会更加直接地与性接触。如今的孩子,在学校里都接受性教育。岛崎藤村作品中少女的困惑,现在也已经不存在了。相反,经历初潮而不慌不忙的女孩更多。家庭中如何处理孩子的性问题,相当关键。夫妻关系不融洽,对性感到厌恶,持有偏见的母亲会用厌烦的目光意识或无意识地看待女儿初潮的来临。对于母亲微妙的内心变化,少女的情绪会受到影响。即便不是来自内心的祝福,让少女们用稳定的态度去迎接“作为长大成人的标记”的初潮,对于她们将来的成长也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无论父母在性方面过于放纵或是过于严谨,他们的孩子都会出现性脱轨的行为。正如刚才所述,家长对于孩子结交朋友过于严谨是禁止之物。而孩子过于妖艳的服饰、太晚回家,家长当然需要适当地限制。但是,无论怎么说,父母必须首先检查自己的态度,是否完全认可孩子的人格。只有在真正意义上认可并且尊重(顺便提一句,溺爱会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孩子的人格,那些家庭中的孩子是不会出现脱轨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