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限制
自由与限制
希望各位读者不要误会,我在此所列举的成功个案,并不是吹嘘本人与他人有如何不同,想强调自己是一位何等“出色的医师”。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医师,并没有什么特别。我平时也会经常失败,也有很多事情办不了。不过,如果在此硬要说一句,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特别是在掌握精神医学及心理疗法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时常提醒自己:既然是一名专业人员,就一定要敬业。因此,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只要敬业,即使换了别人,大致也都会有同样的治疗结果。
我认为,所谓心理治疗师,其实是一个给内心焦虑、烦恼的患者提供最后的“自由”,让他们享有“自由的时间与空间”的人。想让患者享有“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也正如刚才强调的治疗师的“专业技术”。即心理治疗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想让患者通过自身的力量恢复到原本状态,提供“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则是相当重要并且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时,即使强调那种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与日常生活中的时空概念截然不同,也并不夸张。得到了可以“自由”发挥、表现的环境后,为道太对语言的敏锐感觉感到惊讶的读者也一定不少吧。本人也是多次惊奇不已。在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的“症状”是如何抑制了少年内心自由的流向。同时,也可以理解在孩子类似大人的话语中,其实他们本身特有的天真烂漫的侧面已经得到抑制,也不得不对大人的言行变得尤为敏感了。
在此,我写患者是通过自身的力量恢复到他们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考虑要治好患者,或是治愈患者。确实,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位非常优秀的人物,或许会自然地被对方的言行所感化,以至让某人形成一种完美的人格。不过,与其说要教导对方,纠正对方的错误,还不如说是在患者通过自身力量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中,我们治疗师应当给予他们相应的援助。我认为,那才是真正的治疗。那种观点也可以看作是教育的本质。为了能够做到那一点,保障患者的“自由”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那种“自由”,是自我表现的自由。它涉及孩子生活中类似语言、行动等的每一个环节。不过,即使那么说,也并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放纵自如。那算不上“真正的自由”,只是“放任不管”。所谓“真正的自由”,是在必要适当的“限制”下自我表现得到完全保障的意思。
回到道太的个案。我让他严守治疗时间,在路上不耽搁时间的前提下允许他独自回家。也许各位读者也意识到那是对道太的“限制”。正是由于缺少了父亲的影响,所以对道太来说,类似那样的限制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孩子不会轻易听取大人的指责。相反,他们往往期望有人聆听自己的意见或者想法。只有在听取孩子的意见与想法的前提下,可以说,他们也是期望大人对自己有所限制的。
对道太实施箱庭疗法,极有意义。在下一章节中,箱庭疗法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也许各位读者不太熟悉那种技法。在此略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