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惧症”
庭子由于头痛,在小学一年级暑假期间来到医院就诊,当时是七岁。最初她感到头痛是在入学还不到三个月,在六月中旬的体育课上。从那以后,每到上体育课庭子就头痛。渐渐地连在体育课无关的时间她也会出现头痛的现象。到最后,她只要一待在学校就头痛。
母亲怀疑庭子“脑内是否有异常”,于是便带着她来到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初诊的医生为了查找病因,给庭子做了脑波测试以及各种身体检查。检查结果发现脑波稍有异常,便开了少量的药物给她。
然而没想到,到了第二学期,庭子除了头痛,竟然又开始腹痛,还出现了全身不舒服的症状。从那时起,庭子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拒绝上学了。特别是母亲怀孕生子,第三学期的那一阵子,她几乎没有去过学校。庭子智商很高,偶尔参加考试也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学校同意她升到二年级。
到了二年级,庭子依然无法上学,每天都感到全身不舒服。由于主治医师五月调换工作,于是,由我开始负责庭子的治疗。
庭子跟母亲来到了医院。我先和母女俩打了个招呼,然后告诉她们已经从前任主治医师那里了解到了大致情况,并且顺便说明今后由本人负责治疗一事。我边翻阅病历卡,边询问经过及症状。可以察觉到,当时母女俩由于不了解一位新医生而感到不安的神情。
以至今为止的治疗过程及庭子目前的状态来看,我认为与其说庭子的“头痛”是由脑波异常引起的,还不如说是疑病症的概率更高。简单地说,庭子就是患了“厌学症”。前一天晚上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说第二天要去上学,然而到了早上就无论如何也起不了床。有时还会找出各种理由,直到最后只能向学校请假。通常,上午还是磨磨蹭蹭的庭子,一到下午,特别是到快要放学,就变得很有精神,还能与妹妹们一起玩。显然,这是被称为“学校恐惧症”的状态,是儿童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我决定让庭子停止服用持续了近九个多月的药物,并且提议采用沙盘游戏治疗。虽然手中有就诊的报告结果,也有诊断名称,但是以我个人的直觉来看,庭子症状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问题。采用沙盘游戏治疗设法找出病症背景的复杂因素,是考虑到女孩年龄小、无法用语言解释说明的缘故。
至于庭子本人,不用再“服药”,并且又可以玩玩偶,固然没有任何抵抗。我们顺利地开始了“治疗”。从病历卡上得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庭子本人很少来医院,多半是由母亲来医院取药。自从沙盘治疗开始,庭子每次都来医院。无疑那种治疗方式对女孩来说是非常合适的。母亲起初对突然停止服用药物与只是制作沙盘作品这种“奇妙的治疗”有点半信半疑。由于在庭子治疗的同时也给母亲进行心理咨询,随后,她也渐渐理解了这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