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庭疗法
箱庭疗法
“箱庭疗法”是英国玛格里特·洛温菲尔德(Margaret Lowenfeld)女士为更好地理解儿童内心世界而开创的一种技法。师从洛温菲尔德女士,随后接受瑞士精神科医生卡尔·荣格指导的多拉·卡尔夫把它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法发展开来。而将这种技法于一九六五年引进日本的,是当时在瑞士苏黎士荣格研究所留学,随后回国的京都大学河合隼雄[1]先生。
箱庭疗法是在一个内侧尺寸为57厘米×72厘米×7厘米、放有沙子的盘子里(那种尺寸通常是从儿童的视角望去能够看到沙盘整体大小的、最适当的尺寸)随意摆放各种玩偶的一种游戏治疗方法。事先准备的玩偶种类及个数,没有具体规定。房屋、树木、人物、动物、怪兽等玩偶,每种都准备二十个左右。当然,玩偶的种类越多越好。事实上,制作沙盘作品的儿童往往会非常熟练地运用各种玩偶,例如泡沫塑料。他们有时用它制作成大雪,有时把它制作成一座类似钢筋混凝土的墙壁。如果事先再准备一些树木片、小石子等没有具体形状的东西就更好了。治疗师对儿童指示,“你用这里的沙盘和玩偶,随意做一个喜欢的作品吧。”沙盘作品完成后,通常治疗师会询问患者做了什么。但是如果对方没有回答,那就不必多问了。正如以下所述,沙盘作品本身已经远远超越了语言的诉说。
箱庭疗法的对象不仅仅限定于儿童,成人患者也同样可以采用。特别是在患者语言表达困难,肢体出现症状的情况下实施为佳。箱庭疗法通常适用于神经症、疑病症的治疗。另外,它也被运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然而,如果治疗技术与病理学专业知识没有得到保证,那么在那种情况下,整个实施过程就可能相当危险。因此,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一般不推荐采用箱庭疗法。
那么箱庭疗法为什么又比较适用于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呢?因为触摸沙子及玩偶的感觉可以让患者的行为有适当地退行(幼儿化过程)。与绘画相比,制作沙盘作品不需要任何的技术功底,是让患者自由地表达内心意象的一种方法。沙盘的“框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限制”。刚才提到的“自由”与“限制”在沙盘治疗中有了具体的体现。对于神经症治疗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当然,实施箱庭疗法最为重要的是一定保证治疗师的存在。治疗师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框架”。治疗师的存在与个人独自制作沙盘作品,两者间的意义当然截然不同。
我从瑞士多拉·卡尔夫女士那里学习了箱庭疗法。正如河合先生所说,“沙盘游戏治疗对善于用直觉描述事物意象的日本人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对于那种说法,确实本人也深有同感。以河合先生的作品为首,箱庭疗法的相关资料也日益增多。相信这种心理治疗技法今后会有更好的发展。
[1] 河合隼雄(Kawai Hayao),日本临床心理学者,日本荣格分析心理学奠基人。——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