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与太母
小红帽与太母
各位读者一定在童年时期听说或者阅读过《小红帽》的故事吧。也许您会认为那些故事只是童话而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丝毫无关。但是,在心理治疗追随个人内心意象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感受到童话或神话是凝结人类心底深层意识的一种表达形式。
以《小红帽》为例,在“可爱的小女孩被妈妈差遣,穿越大森林给祖母送食品”的故事中,明显隐藏着女性“成熟”的主题。
那故事中的狼又意味着什么呢?正如流行歌曲中所唱的,“男人是狼,你可要小心啊……”狼往往被人理解为拐骗女孩的“男性”的象征。《小红帽》的作者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等人也都持有类似的观点。即从教育伦理的角度考虑,为了让女孩对狼留下深刻印象,一旦小红帽被狼吞吃后,故事也便顿时告终了。
不过,狼“吞吃”的习性与其说是关于男性的概念,还不如说是荣格心理学中强调的“大地之母(Great Mother)”的概念。
所谓“大地之母”,是母亲最基本的原型(archetype),也是给予万物的“生命之母”。同时,她又是“吞吃万物”以至死亡深渊的母亲。通常,分娩出生是创造新生命,是阳性(positive)的象征。而死亡破坏则是威胁生命安全,是阴性(negative)的表现。此外,如同“大地之母”字面意思所表示的,大地让植物开花结果,孕育着万物的生命。同时她又将腐烂死亡的万物再度吞没。这个“大地”的概念阴阳结合,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也是老子所谓“玄”的道理。
或许有点儿偏离话题了。总之我想强调的是,“母亲”概念的意象同时存在善恶或者阴阳的两个侧面。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儿童有时会从母亲身上投射出“大地之母”的概念(特别强调负面的因素)。因此,他们心中会呈现出随时可能被吞吃,非常“恐怖”的母亲形象。格林童话中的《特鲁德太太》或是《汉赛尔和格莱特》中的巫婆就是其中的典型。另外,河合隼雄的著作《民间故事的深处》一书中也有详细的描述。
接着,说说我们的小红帽庭子。在厌学症儿童的案例中,庭子属于自我未成熟型的“学校恐惧症”。河合隼雄教授将这种症状视为被负面的大地之母束缚所导致的结果。如果用一般科学用语解释,就是自我尚未成熟、无法脱离母亲的状态。更简单通俗地说,即父母过度干涉导致孩子无法独立。这也正是儿童患上厌学症原因之一的“脱离焦虑理论”。